一大清早就看到四个年轻的生命跳崖自尽,以此方式结束自己短暂的人生,遗言说与他人无关,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心里便无限悲凉,万分惋惜。看窗外依然春光明媚,阳光灿烂,但他们却再也不在。
愿他们终得解脱,愿逝者安息。
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举步维艰。学业的繁重,工作的艰苦,家庭的压力,经历的坎坷,社会的暴击,都像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特别是铺天盖地发达的网络,不但让贫穷的人看到了自己更困苦,而且精神也更孤独,在孤独中绝望,很难再选择继续活着。
生活的苦难无处不在,如何才能获得救赎?无法获得,没有救赎。救赎对于某些人来说太高贵,高不可攀。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处,就无任何资格去说三道四。
但是,人总是生活在社会里,不管如何独处,只要活着,跟这个社会的人和事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集,有交集就会有影射,有影射就会有影响。看看别人就会想到自己,说不上是比较,也谈不上是对照。能想到的是,如果自己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该怎么办?
现在能这么想,说明目前还没有困境,或者是困境已然过去,或者困境还未来。
回想过去的种种困境,不论是生活还是情感,也一样难以走出来,好在最终还是走出来了。能够从困境里面走出来,可能有很多积极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有一点就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很重要。
首先是拥有乐观的心态,这与一切的财富和物质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乐于接受各种观念,包容所有到来的一切,并且对于一切抱有积极的心理准备,能够包罗万象,不轻易悲观厌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肯定了人活着的一种状态。事实上很多事情就是从有了乐观的认识以后,一切才开始慢慢变得顺畅起来。
如果能够乐观的看待问题,那为什么还会悲观呢?悲观的看待事情,事情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人一旦开始悲观,就会显得特别被动,首先从精神上开始萎靡不振,从精神上开始土崩瓦解。开始质疑初心使命,价值和意义,开始怀疑一切行动的结局。当刚感觉到结果没有太多希望的时候,悲观就成了常态,各种行动就显得被动,长期的悲观是没有人能够忍受的,只有主动结束,方能得到快速的结果。
而乐观的看待问题,就会形成一种反推动力,推动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构建机制在内心铺陈。特别是积极乐观,积极强调了主观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是自己选择的。人的内心其实都是需要释放和轻松自在,没有人能在长期强压的状态下生存。当生存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当悲观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不如乐观对待,积极乐观起来。
看看天空的太阳,当乌云笼罩,雾霾深厚的时候,太阳是被完全遮住的。但当乌云散去,风雨远去,太阳依然炙热而温暖。这就像内心,当生活的重压潮水般流向内心,内心是惶恐无助的。但我们不断朝前走,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内心依然是坚韧而柔软的。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而保持这种状态需要智慧。需要分析本身的欲望,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与事物之间各种关联。内心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对人生积极的思考以及果断地采取行动。
选择乐观,就是选择一种积极向上的为人处事方法。尽人事,听天命,也是乐观态度。前提是必须用尽一切力量来推动所有事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结果听天由命。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果都是如心所愿,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便是很坏的结果,但心里也没有不安。所以,乐观看上去是一种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做事方法。
秉持乐观态度,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美好。就像阳光,虽然不能拥有,但是能感受它的温暖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下,万事万物都在健康生长。就像雨雪,虽然影响出行,但给生活增添了诗情画意。就像雷电,让世界充满了恐惧,但也让人类敬畏自然。悲观对结果产生负作用,乐观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乐观会释放人体所有的激情,那种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力量,能够带动自己,影响他人。一个团队的领导不能太悲观,太悲观,整个团队就没有了动力,看不到希望,整个团队的士气就会大减,没有士气的团队做事是有风险的,结果可想而知。
乐观的态度是积极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观念,能让人在复杂的困境里找到希望的根源,找到力量的源泉。人的本心是希望一切都是快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乐观也是本性之一。只是这种观念常常隐藏在很深的智慧当中,需要去层层扒开、解剖、分析和提炼才能发现。一旦在脑海中形成这种可持续的、积极的乐观态度,在当下的生活里,在未来的日子里,但凡遇到各种困难、苦处和险情,首先想到的就不会是悲观,不会是不可挽回的结果和无法坚持的决然。
困难人人都会有,但乐观因人而异,因为很多人不会选择乐观。其实不选择乐观也并不能改变任何结果,那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乐观呢?至少乐观可以让心灵更加释怀,还有什么比释怀能更让心放下的呢?
放下一切执念,坚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一直往前走,别停留。无论状态怎么糟糕,不论结果怎样难以预料,心都不会彻底被粉碎,粉碎到难以愈合。乐观至少还有希望,有希望才是人生常态,多一份乐观就多一份坚定和从容。当然,拥有乐观的态度却过着悲观的人生,那也是一种偶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