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的芥川龙之介并不是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非但如此,他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批判考试形式和内容,再到质疑大学纯文学科的存在必要性,实则一直在默默观察,深刻思考。
芥川真实的一面,往往只出现在他的信中、随笔中、小说中,文字性的芥川永远都是大胆真实、风趣洒脱、敢怒敢言的人,而在他的学业、恋情、生活里,现实的芥川却是一副小心翼翼、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样子,用坂口安吾的评价,他和太宰一样是个“爱哭鬼”。从1910年至1916年的求学经历中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的人生矛盾性早在学校生活中便已显现出来,就算他百般讨厌上课、考试和所学专业,仍要强迫自己考出好成绩,这种表现究竟归属于成熟还是幼稚?换而言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悲剧早在求学期间便埋下伏笔,他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喜欢什么,也明白外人的期待仅仅是分数和排名,为此,他敏感地察觉到理想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距离,并低下头选择现实,埋下头在纸上撰写理想,即便如此,仍旧无法摆脱理想和现实的两难处境。在学生时期和朋友的通信中,读者看不到他对优异成绩的沾沾自喜,反之几乎每一封信、每一张明信片都会和对方分享自己写的汉诗、俳句或短歌,如有佳作则开心不已,可见芥川想要的生活和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朴实简单。
短短35年的创作人生,芥川的喜笑怒骂,他的警句格言,他的理性和感性,完美的融入了对社会的思考与质疑。在留下的近200余篇作品中,他坦言《侏儒警句》可以不时窥见自己思想变化的轨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芥川求学生涯的结果,莫过于《侏儒警句》中那一句:“我不幸懂得:有时只有借助谎言才能诉说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