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第五节课,我听见一个家长在大喊大家,像是一群人在吵架,并且吵得很凶,我不清楚具体原因,于是走过去看个究竟。喊叫的是一个陪读的奶奶,一群家长和学生围绕在这个奶奶旁边,奶奶嘴里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急着追着另一个孩子 奶奶一边追这个孩子,一边用很凶的语气指责孩子。我随他们一起追到教室,之后看到奶奶拿着水杯出来,我喊了奶奶,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停下来告诉我“是她的孙子要喝水,发现水杯不见了,孙子又不会说话,只指着这个孩子,她就急了”于是,追着这个孩子问,原来是这个孩子把她孙子的水杯藏起来了。
我听到后发现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安慰奶奶道:“孩子不懂事,调皮,可能觉得这样好玩而已,您不要在意”奶奶也很不好意思地连连为自己刚刚的行为道歉,说请老师原谅,我其实也没有怪她,只是想提醒她:校园是一个讲究文明礼貌的地方,大喊大叫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校园中。
不过,事后我开始担忧起来,都说“老小孩”老人就像是一个小孩,我们学校的学生多为智力有缺陷的,很多情况严重的孩子需要家长陪读,父母要上班,所以只能爷爷奶奶来陪,但是爷爷奶奶来陪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在学校出了事谁来负责?还有就是这群爷爷奶奶的管理,他们是爱自己的孙子的,因此他们在这里陪读肯定是护着自己的孩子的。当身边的人无意触碰到他们孙子的“权益"或者受不到表扬或荣誉的时候,他们会竭力为孙子们争取,很难跟他们讲清道理。
最常见的现象是,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生怕孙子不会,马上就为孙子争取回答问题的权利,为了得到表扬,他们事先告诉孩子答案,每次回答的时候他们比孩子紧张多了。这样看来,陪读陪读真的成了陪读,不但没达成促进孩子进步的目的,还成了孩子学会思考和有所转变路上的大石头“”。
记得上次录课的时候,因一个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我选了他之后又把他退回来了结果从那以后他的奶奶每次看到我都说:“孩子不懂事,现在跟他讲了,下次老师上课就选他吧,保证不捣乱了!”每一次都说,我都从她口中听出了“乞求垂怜“”的迫切渴望,这真的让我很尴尬。即便我不选他录课,他一样可以在教室上课的,为什么非要被我选中呢?可是不一样啊,学校里的每一件小时都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大事,他们把这看得很重要,以至于我不能不重视每一个细节。
越来越多的陪读家长的出现,让我们的校园教育从单纯的教书育人变成了一个负责的小社会,“社会融合”远在社会,近在校园啊!特殊学校中的老师不易,家长也不易,被视为“隔离中”的特殊孩子也因陪读家长的出现也提前融入了“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