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一壶茶,手捧爱书终难释。一直认为冬天是最适合阅读的季节,暖阳照耀,茶香弥漫,有书在手,何愁时光流逝?
网络的时代加快了现代人工作学习甚至娱乐的步伐,自媒体的时代更是让手机阅读代替了纸质阅读。在这个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我们更要坚守自己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深度。
浅阅读满足了现代人对“快”的需求。它便捷,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阅读,关联一个公众号,下载一个app,简单省事。它高效,几分钟时间就可以阅读完对一本书的简介与分析,还能利用等车等人等碎片化时间来充盈知识。它有趣,忙碌了一天,晚上坐在床上,阅读手机里的新闻、故事,甚至心灵鸡汤,都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它还实用,很多观点看了以后可以立马转述成自己的发言,很多建议也可以立马实践在自己身上。
也曾在浅阅读里迷失,但终究敌不过骨子里的“书欲”,长久的纸质阅读习惯,已经让我离不开书香的浸润,我更喜欢在深阅读中开出心灵之花来。想到了犹太人,这个民族最重视的就是知识,父母会在书本上涂上蜂蜜,让刚开始阅读的孩子明白,书原来是甜的。长大后我发现,书真的是“甜”的,知识让自己有了过好生活的能力,有了让人尊重与爱的理由,物质与精神的双赢,怎能不叫人心生愉悦呢?
深阅读似清茶,淡而有味。常常进行深阅读的人一定是极静的下心的人,任外在的世界喧闹纷杂,内心的世界始终淡然澄澈。年岁渐长,发现要拥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竟成了奢侈,于是更加渴望独处的时间,也更加能够见缝插针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只是心中感叹年轻无负担的时候,真的是“任时光匆匆流逝”,可惜啊懊悔啊!
深阅读也似咖啡,苦涩香醇。读书多的人,应该会有好几次质疑自己智商的时候吧,有很多书在阅读的时候会感到无助,很多作者讲述的东西根本无法理解,不看吧丢弃吧,又舍不得,于是在焦灼之中浑浑噩噩之中读完,内心却获得不了相应的畅快,犹如咖啡的苦涩只有喝过的人才明白。然而我们还是会坚持阅读,终会为了难而思考过后带来的香醇而不悔,不悔!
深阅读还似烈酒,浓烈醉人。当我们遇到一部喜爱的小说,跟随着主人公经历着劫难痛楚、人生疾苦,抑或是冒险脱险、紧张刺激,那种强烈的代入感不能不让读者心心念念。体验得越深刻,“醉”得也越厉害,陶醉在作者编织的意境中无法自拔,甚至于醉后还能在梦中再醉一回,书香醉人,过瘾啊,过瘾!
然而时代在进步,浅阅读确有浅阅读的立竿见影的功效,只是若只停留在浅阅读便是阅读之忌了。提倡深阅读在于追求阅读的质量和有效的增进。我们读了《诗经》,很可能写不出一首像样的诗;我们读了《雷雨》,也不会去从事戏剧的创作;我们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可能无法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然而我们付出了10分就一定要求回报10分吗?其实有一两分回报就很好了,那剩下的八九分会沉淀在我们流逝的岁月里,最终它会变成一种积淀,一种修养,一种浸染,恰似“岁月浓淡总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欢”的境界。
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在黎明如鲍照般感受“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带来的寂静,会喜欢早晨雾气退却后,洒下一缕缕金色光芒的朝阳。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在日中如苏舜钦般感受“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带来的闲适,会喜欢泛着涟漪的水面柔和地闪耀着透明的光彩。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在薄暮如林逋般感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带来的甜美,会喜欢斜月如钩,几许繁星陪伴的夜空。
美国诗人范多伦曾说:“经典就是一本一印再印的书。”经典之书值得我们深深阅读,细细品味。但愿我们能时时温一壶月光下酒,聆听古人的智慧经验;剪一段时光存留,徜徉温暖一生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