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冷笑话作开场:
C: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猜猜我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吧!
T:真的要我说出来此刻你心里的想法么?
(停顿10秒,眼神交流中)
C:算了。。算了。。。
它之所以会成为心理学的调侃,原因有二:一是学了心理学,并不能猜测出你的心里在想什么。人经常都想不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别人见你第一面有怎么可能猜出你在想什么,除非这个人是巫师或算命师。二是即便T说出来了,在重视面子的社会中,你也不太可能戳穿他说错了,以造成彼此的尴尬。
其实,存在一个方法,可以让你不自觉地呈现出你的内心想法。
这个方法就是,讲故事。
比如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在公园里遇到一个老同学,这两个人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讲述一下,越详细越好。接下来你可以花2分钟时间想一下,将自己代入情境中,他第一句话会说什么?他们谈话内容关于什么内容?他们接下来有什么计划?你会发现你在描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这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待人礼仪与态度、与老同学交流的内容还反映出了他看重的是什么,等等。这个人的行为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神转折的地方就发生了,你所描述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因为只有你对自己了解最清楚,才会描述出这些细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不自觉地呈现出了自我生活和经历的方式。
人们热衷于反复讲诸如神话、寓言、童话等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又或多或少地增添或减少一些角色,强调或忽略一些情节,调整着事件发展的顺序,甚至会把自己认同做故事中的角色。所以,下次你再遇到一个人问你猜猜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那就让他讲一个故事。
任何故事不会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故事不会凭空被创造出来,故事只能出现于预先已存在社会性的意义环境之中,而意义不能独立于社会生活而存在。也就是,故事不是简单代表我们,或是简单地反映生活事件。故事构成了我们,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及人际关系,即故事起着组织、建构生活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经历。故事产生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社交语言和社会互动等媒介进行传递。人们创造意义、联系社会事件和经验的能力是在社会互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段话可能看起来有点绕,对其理解可以稍后回来看。我们就先记住几个关键词:故事,意义,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经历,社会语言,社会互动。
这几个关键词跟心理咨询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疗法有关系(本篇主角)。
叙事疗法根植于社会建构主义,最初源自于家庭疗法,起源于控制论、解释人类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在这种疗法中,通过赋予故事意义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故事本身就源自于社交对话和文化所允许的言论。即人类行为和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的交流工具是故事,不是将意义交付给逻辑论证和法律规定的格式。在叙事疗法看来,一个人所知觉的现实是由人们所描述的故事建构所组成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因此个人所觉知的现实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依循着许多由人所建立的信念和制度,包括法律、信仰、习俗等所交织而成的文化现实,并在其中确立某种可能的角色和台词,也就是按照某种叙事逻辑来过生活。
可能你还是觉得云里雾绕,那就先记住一句关键句:一个人所知觉的现实是由人们所描述的故事建构所组成的,人们通过赋予故事意义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接下来看这几句话辅助理解: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不好的妈妈。
我不够聪明,我永远不可能通过考试。
我们总是不擅长交流。
我是如此的失败,我是毫无希望的。
这些话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处于情绪低落、遭遇失败时经常会说的,它似乎对每个人都具有适用性,比如当我屡次考试都不满意,当我经营的公司入不敷出,当我在人群中变得退缩不敢主动说话。。。我可能就会往自己身上贴标签,认为“我就是如此”、“我是个有问题的人”,才造成了如此的结果。
我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在经历过某个生活事件后,当我准备自我审视或将这段经历讲给别人听时,我的头脑中会先对其进行组织,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赋予某种意义,这就是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基于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产生的,是和社会文化相连的某种认同,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影响着我的行为,也塑造着我的生活。
人是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产物。假设我们回到没有考试、没有职评、没有房产、没有金融……的远古时代,我们还没有“失败”、“好妈妈”、“擅长交流”这些概念,这些话便不复存在了。
也即是,人总是认为,标准的、美好的、正确的、健康模式似乎是生活指导的方向,或者是生活执行的一个模板,一个标准。这有时会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限制,也会成为我们的枷锁,当我们总拿自己和那个模式进行比较,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事业、人际关系都变得问题重重了。在叙事疗法的理念看来,身份认同是一个人与他人、与自己的历史、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构建出来的,它关注社会构建出的身份认同适合一个人的程度。
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叙事疗法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叙事实践。严格来说,叙事疗法并非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或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哲学,又或是某种特定治疗情境中的独特对策。David Epston认为,或许叙事疗法可以看做是一种世界观,或许是一种认识论、一种做事的方法、一种践行、一种生活等。叙事疗法不局限于心理学,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方法。叙事疗法中的故事,将是怎么展开的?下篇将做介绍。
回应下标题:故事易写,难的是雅俗共赏。其实,讲故事不难,难的是怎么不按社会文化主流价值观讲自己的故事,达到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可。雅俗共赏,是我希望借助叙事实践可以达到的境界——每个人的故事不管是否达到社会期望,所扮演的角色不管是否符合文化标准或常模,都可以被欣赏,而不是只有当你存在了问题故事后,你才被看见和关注,或陷入不利处境。
最后普及一个知识,所谓“心理医生”是中国文化语境下通俗的说法,包括3类:一类是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一类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和处方权。根据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只有医生才具有对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处方权。所以如果一个人怀疑自己有病,他需要去医院的精神科挂号。
那问题来了:去精神科挂号,便会得到一个关于某病的诊断。精神障碍存在一个分类和诊断系统、标准化精神状况检查工具、统一的精神病学词汇的使用。如此科学分类、问题归类……通过描述和解释将其合理化,形成诸如抑郁症、精神分类症、人格障碍等等概念,这些概念其实是话语的产物,是我们创造了它们,把它们创造成了我们所说的样子。那这些话语产物,反过来又会怎样预测和控制我们自身呢?这将在新一篇作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