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至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着四十年陶瓷收藏鉴赏经验的谢中文告诉记者,历史以来,清三代瓷器从未跌过价:“以唐代瓷器为例,30年前大升,15年前大跌,至今未起过!与高古瓷、晚清瓷等如此这般‘大起大落’所不同,清三代瓷器可谓是从来只升不跌,一直稳健向上行进。这与其工艺水平精湛、市场认知度高、供求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
搞收藏和买股票一样,“除了寻找‘潜力股’,我认为要在市场理性回调状态下保持投资优势,关注‘抗跌股’为最佳投资策略之一。”西关古玩商会副会长、深圳来宝国际负责人说:“历史和现实表现证明,清三代瓷器(康熙、雍正、乾隆)不仅是最强‘升值股’,更是最强‘抗跌股’,从来只升不跌,堪称为陶瓷界的‘战斗机’。”此外,在瓷器方面,谢中文也看好明三代瓷器(永乐、宣德、成化)以及宋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8806/a8c41916246a93b1.png)
同时,深圳来宝国际负责人亦非常看好明三代瓷器以及宋瓷的市场走势。“如果说清三代瓷器是中国制瓷领域最有成就的宠儿,那么明三代就是其父亲!”谢中文介绍,明三代瓷器的市场表现也是一直平稳向上的,不同的是,清三代的升值态势有如“坐直升机”,而明三代则是“开车上坡”。“30~40年前,明三代瓷器起码比清三代瓷器贵一倍。时至今天,清三代反较明三代高出一倍以上价钱。主要原因是,清三代瓷器更为精美,切合现代人的追求。”
康、雍、乾三朝的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尤其是各式装饰性瓷器,如瓶、尊之类较元、明代大为增加。其中,康熙朝独有的器型,如观音瓶、马蹄尊、高足枇杷尊等;雍正朝最突出的器型有四联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朝则器型多样,款式万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