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 Aaron97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02:24 被阅读11次

作者:Aaron

我第一次看书看到流泪,是在读《撒哈拉的故事》的时候。

序言,是母亲写给三毛的信。当中有一段:“为了你的志趣和新生活的尝试,我们忍住了眼泪,答应下来。孩子,你可知道父母的心里是如何的矛盾,如何的心酸!”想到自己也是这么的远离他乡,独自一人闯荡出去,也许勉强算得上潇洒,但是,留给的父母,却是那深深的,剪不断的牵挂与思念,它跨越了千里,伴随在每一个日夜。想到这里,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为自己的任性而自责,愧疚。

小时候总说着爱爸爸妈妈,写作文也经常写父爱母爱,但那时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读懂爱,因为它是那么的厚重,深沉。这岂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屁孩所能理解的?母亲在给三毛的信中写到:“借着那些小小的礼物,也寄上我们无限的爱和想念。”那时我才发现,母爱,竟然是如此的相似,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经常会给我寄来一件又一件包裹,我偶尔会抱怨买多了,吃不完了,但妈妈过了一段时间,又会给我寄来点东西。母爱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伟大。它存在于你的周围,细腻地,呵护着你,渗透在你的骨子里。

在我看来,《撒哈拉的故事》,记述着的,是爱的故事。序言里,母亲对三毛的爱,跃然于纸上,催人泪下。正文里,三毛也在悄然安慰着自己的母亲,不要担忧。如果是我,我绝对不能把艰难的沙漠生活,爱占小便宜的邻居,破旧的房屋描绘的如此可爱。但三毛做到了,因为她用文字,为自己的母亲描述了一个充满着开心与欢乐的生活,告诉母亲,女儿一切安好,不要过于牵挂。

长大了,我们也许会羞涩于向父母吐露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父母的爱。妈妈,儿子虽然远在他乡,但请勿过于挂念,我过的很好。我会吃好喝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会虚度光阴,每一天都会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拼搏,争取,不留遗憾。也会适当休息,不会过于劳累。每一天,我都会开心,乐观的去面对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既然走了出来,我就不会停止追寻梦想。

妈妈,节日快乐。儿子爱你!

2016年5月8日 中国沈阳

2017.5.1

相关文章

  • 超美的句子摘录——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撒哈拉的故事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

  • 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

  •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读《撒哈拉的故事》 我跟你走进撒哈拉 认识骆驼的头骨房顶的山羊还有帽子上的香菜 沙漠的风很热 你...

  • 流浪的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

    我们常常会羡慕她,因为她随性、率真,她 完成了我们经常做但难以实现的梦。她是说走就走的游人,是四处漂泊的过客,在天...

  • 撒哈拉的故事

    51-59%素人渔夫,三毛荷西的二人的故事,无论真假都是那么有趣美好,三毛是个坚定有趣的女人,她总会给荷西新想法新...

  • 撒哈拉的故事

    你说你想去撒哈拉种树 种到无人的沙漠上 给遥不可及的水源欣赏 如果枯了 就再种 直到绿色还愿意旅行 生命还愿意喘息...

  • 撒哈拉的故事

    身处在现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周围都是钢筋水泥的世界,我们是否曾经想过一场可以置身于大自然深处的旅行,一场奇幻的沙漠...

  •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还是在少年时代就有所耳闻,将它纳置于手也是两三年前的事了。可是拖拖拉拉搁置床头,今天才终于阅读至末...

  •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 读后感 高中时期就对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满怀憧憬。我不能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沙漠生活,她...

  •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原名为陈懋平, 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撒哈拉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gv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