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天才妄想症

我的天才妄想症

作者: 一井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23:11 被阅读0次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甚至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但是我却从小就有一个天才梦,梦想自己终究会成为像张爱玲那样的一代大家。然后,而立之年的我,到现在也拿不出一样可以令人夸奖称赞的成绩。于是,我终于发现,原来我一直是一个天才妄想症重度患者。

      童年的的印象,我已经模糊不清了,再加上我对事物的反应有些迟钝,因此对书本的记忆更是少的可怜。唯一的印象就是抽屉里那本厚厚的马克思主义集,里面总是夹着母亲裁剪好的纸质版的鞋样。小学年代,电视机在我们家乡并不是十分普及。追《还珠格格》的时候,往往是十几个人围在院子中间的电视机前。因此,一本课外读物经常是在你我之间多次传阅。我的父亲是一位退役的老兵,他十分喜爱毛泽东诗词。另外,他写了一手好字,且经常在我们孩子面前炫耀。那时候,老家的墙还只是土墙,上面刷一层白灰。父亲便在那白墙上用红色毛笔书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来,我们家翻新,父亲舍不得墙上那些诗词,他重新在纸上书写了一遍,然后用玻璃框裱起来,挂在我们家客厅的正前方。现在回顾起来,我和姐姐的文学启蒙多多少少也跟这有点关系。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第一本课外书——《作文素材大全》,目的是想提高我和姐姐的写作能力。我至今还记得那本书是一个红色的封面,大约300页。每个星期四的下午我都会早早到学校,坐在教室对面的桃园翻阅此书寻找好的灵感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作文课。有那么几次,因为看的入神,没听到上课铃声,等反应过来,一节课差不多已经结束了。然而,尽管那时我自认为对写作有些许体会,但是我的作文成绩并不理想,经常拿到倒数的名次。就这样,我以一个令父母尴尬的成绩入读了我们乡里的中学。

       千禧年的时候,电视机已经很流行了。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开始了我的妄想症。我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那时的她却是一个武侠发烧友,带我们一遍又一遍温习七侠五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那时候,网络不像现在发达,我们只能固守着每天两集的更新,因此,每每剧情在关键转折点结束的时候,除了百爪挠心之外,只能祈祷明天早点到来。在这种痛苦折磨中,我的妄想症初见端倪。晚上,我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顾电视上的剧情,然后根据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猜测接下来故事的走向。等到第二天电视播放的时候,如果剧情跟我预测一致,笑一笑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不一致,我也不气馁,就当成自己独有的剧本。直到现在,这个习惯也跟随着我,如果一本小说故事最终结局跟我预期的不一致,我会在自己脑海中强行补上一个自己版本的大结局。然而那时的我,作文成绩依然不理想。但是我已经开始准备酝酿自己的小说剧本了。于是,我也像张爱玲那样特地将半打练习本用针缝在一起,预期来一本洋洋大作。这是一个关于武侠的故事,男主在年少时救过女主,互赠信物,然而这两个家族却是世仇。男女主在经历江湖一系列的闯荡之后,归隐山林。在我写了一半的时候,我兴致冲冲的拿过去给姐姐看,她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剧情过半,人物却只有五六人,支撑不起一场盛大的江湖浩劫,且人物冲突矛盾太单薄,需要再增加一些悬念。我大受打击,瞬间失去了创作欲望。我的第一个作品就这样夭折了。2004年,我第一次看《萍踪侠影》这部剧,瞬间就迷上了,因为该剧与我的构思多多少少有雷同之处。至今,我偶尔也会唏嘘一下,如果当时我坚持一下,结局会怎样。因为那时,夭折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而是一颗创作的心。

      高中时期,臆想故事依然是我当时唯一的爱好。只不过,我放弃了小说创作,转战到作文。在一次以“科幻”为命题作文时,我写了一个克隆人侵占地球的故事。然后满怀欣喜的等着老师的夸奖,结果只得到一个“这不是克隆人,而是高级机器人”的批语。她并没有对我的文章内容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过多的评论,这令我很失望。另外,我写过一篇《王熙凤在现代》的作文,文中主要讲了王熙凤八面玲珑的性格在现代混的风生水起,老师给出的评语是“作文应该积极向上”。接着,我又写了一篇《历史的梦幻》主讲了项羽和他的虞姬还有乌骓马一同乘船度过江东之后东山再起的故事,在文章的结局我引用了杨慎的《临江仙》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诗句,自我感觉这个引用巧妙。殷殷期待得到老师的褒奖,那时的心情就跟我期待每次作文课到来一样激动不已。结果,收到这样的评语“诗句是描述三国人物,此处引用不合适”。接二连三的打击,我的作文本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优”。我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当前的问题,也许自己对于历史题材把握不够准确,理解有偏差,可以暂时放弃对历史幻想中的题材衍生,改为从自己身边的人物入手。三月杨絮纷飞,也是我和我一个朋友缘分开始的时节,后来我们吵架,冷战了一个月,当时感觉自己真的是悲伤万分,痛苦全方位降临,后来我们和好如初。根据这个事件,我写了一篇《杨絮中的秘密》的文章,在这片文章中,为了描述吵架前后的心情我的确犯了词语堆叠的毛病,但我自认为这是个人真情实感,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结果失望依然——“前期太痛苦,后期太欢乐,情绪转换太快”。其他文章就不一一列举了,失望太大,我一直自信的作文从来没有给我好的回报。终于,故事性题材被我深恶痛觉。我开始转战议论文,这不是我擅长的。但评语也终于变了——“中心不突出”。我的天才妄想症也更加剧了。

      高三的时候,我迎来我人生的转折点。因为按成绩排名分班的原因,我被换到另外一个班级,也遇见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语文老师。第一堂作文课,以“珍惜”和“浪费”为命题。鉴于我之前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想着破罐子破摔,再写一次故事性题材。我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天上的两位上仙“珍惜君”和“浪费君”下凡考察他们在人间谁的信仰者更多,前半部分“浪费君”屡屡获胜,后半部分“珍惜君”绝境扳回一局,最后俩人携手飞天的故事。在我看来,这篇文章除了采用拟人手法之外,一无是处。但是这位新来的语文老师,她,竟然当众表扬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尝到被夸奖的滋味。以前所有的感知好像一下子都回来了,大大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我喜欢的诗词,古文言文,故事也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我的第二篇作文《历史的武则天》不仅得到好评,且在隔壁班(一个老师管理两个班级)被朗诵。也是在这个时期,我读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梦里花落知多少》等杂七杂八的课外读物,也完成了《东风破》、《发如雪》、《一路向北》等歌曲的衍生作品。高三短暂的午休时间,我也会放弃埋头题海,选择去操场边的草地上走一走,感受一下阳光的温度,以及追寻脑海中那忽闪忽闪的“天才梦”——也许可上九天揽日月光辉。作文满分60分,遇上这个老师之后,我的作文基本上在50分左右浮动。相较我之前的成绩,这真的是大大的进步。于是,高三的每个早读的时间,我全部用来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词。也许有些飘飘然,一直没有发现自己一直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天才,只是自己的妄想症,自己还不具备像韩寒那样的才能,却选择了跟他一样的偏科。高考,瞬间把我打回原形。语文100分左右,作文还行,客观题错误太多。英语72分,严重不及格,数学100分左右,理综不到200分。然而,也许是命运的一个玩笑,也许是自己的疏忽,我翻遍了高考志愿的那本书,没有发现理科生可以报考的中文系。吃饭,睡觉,看电视,打工,混乱的100天。

        2007年,我入读沧州师范专科大学,主修生物教育。在所有的选修课中,有一门“大学语文”课程我十分钟爱。《大学》、《中庸》、《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哲学的启蒙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引导的。天公不作美的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因为装修问题,一直到我毕业离校前几个月才对外开放。在手机4G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用手机看一本小说需要耗费很长的精力。在我人生最自由的那段时光,没有书籍的陪伴,却学会了上网吧,聊天,打游戏,看视频,诱惑太多,似乎有点眼花缭乱。现在回想那段时光,唯一能让自己认为还可以的事情就是在全校的五四征文活动中,我的文章《永远的五四》拔得头魁。那是我的文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印刷在报纸。我收到一份奖状,至今压在箱底,有时会拿出来看看,不是开心,更多的是叹息。懊悔自己曾经蹉跎的日子。也曾想过去中文系蹭课,但是因为胆怯作祟,始终不敢迈出自信的一步。远离奋笔疾驰战场之后,我发现自己脑中空空如也。曾经的豪气也在淡淡疏远。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我的笔名——一井天:我坐在井底望着头顶那片天空,很蓝,我也很喜欢。我自己不想也不敢跳出去。因此,安慰自己不用眺望更广阔的天空,只需要守护好自己的这一井蓝天足已。正如笔名所暗示的那样,我在这粉饰的安详中慢慢前行,偶尔也会写一两篇读书笔记,摘录一些优美的文字,但创作的火花早已渐渐熄灭。  

       2011年为了逃避社会压力的我,选择了考研。是否选择跨专业——我心心念念的汉语言文学,我仅仅纠结了一会儿就放弃了,害怕面对失败。2012年9月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遗传学专业。我加入了当时的晨读社团,但因为自己的懒惰,一次活动都没参加。2015毕业,归还图书馆书籍的时候,发现自己借书总数是73个,其中有些书籍还是替别人借的,在自己借阅的大多数中,有一多半是跟专业相关的书籍。而文学散文书籍中,仅仅阅读了郭敬明的《愿风裁尘》。溘然发现,读书,写作已经离我很远了。

       工作之后的我,很少再拿起笔来创作。手机,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只不过,偶尔在路过书店的时候,内心会隐隐发痛。随后利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瞬间安抚自己。有时,挡不住内心的那点骚动,就会买上两本,但它们最终都被我丢弃在角落。这时我才意识到,曾经那个在灶火旁读书的小姑娘早已走远。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

      2008年4月23日,我作为系学生会成员在诺大的教室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彼时,还保留些许书生意气。

     2012年10月11日,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我激动的热泪盈眶,但已没有“可取代之”的豪情。

     2016年11月,姐姐结婚,我心中那个渴望大起大落的侠女已转为人妇。看着中国诗词大会的“飞花令”,只能淡淡一句好久不见。

     2018年12月12日,我看见笔记本中2017年的新年计划还未完成——坚持每个月读一本书。

      2019年5月1日,我的王同学结婚了,在参加完她婚礼返程的途中,需要在石家庄站转车。午夜12点,我独自领着行李箱坐在车站的休息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的环境我却听到一个有力的声音,一遍一遍的重复: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不,不,不,这不是,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归去吧,归去吧,归去吧。可是我到底想要什么呢?是那个痴心妄想的“天才梦”吗。

      2017年,我参加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的中国传统文化公开课录制。

      2018年,我完成了我第一个篇6000左右的短篇小说《苏小米,你可不可再勇敢一点》。

      2019年8月,我重新从头读了一遍吴承恩的《西游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想要什么,也许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十分确认,我的天才妄想症已经开始渐渐治愈。

       疯言疯语。

相关文章

  • 我的天才妄想症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甚至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但是我却从小就有一个天才梦,梦想自己终究会成为像张爱玲那...

  • 冬日听到蝉鸣

    我怀疑我有妄想症。这是个寒冷的冬日,你猜我听到了什么?我听到了蝉鸣声,夏天才有的蝉鸣声,你说我幻听了?才不...

  • 精神病人的世界

    2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1.角色问题 终夜我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和作者自我中心 虚无主义者妄想症患者所发生的...

  • 角色问题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中第一节讲的是作者与一个妄想症患者的对话,看完后其实我并未记得什么,但有一个感觉很清晰。这位...

  • 十月二十二

    横向看纵向看 我的“自卑妄想症

  • 读《狂人日记》

    一个晚期的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患者——《24个比利》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吃人”真实性——“你不该说,说了...

  • 我的妄想症

    我发现我得了妄想症。 比如我看到个小鸟从我眼前飞快得飞过,我感觉它没有那么小,它其实是一只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做的伪装...

  • 传说中的“妄想症”是什么样的

    最近的学习中,了解到一个新概念“妄想症”,妄想就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障碍。其中的“被害妄想症”和“钟情妄想症...

  • 短句

    “我大概得了妄想症” “我竟然想要得到你”

  •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1,被害妄想症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主要是指患者往往处于恐惧状态而胡乱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天才妄想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hl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