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

作者: 青石_88CYL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07:08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第二部分 旧石器时代

    古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依次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相当于现在的人类,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包括许多组成部分,而旧石器、古人类和古生物是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或研究对象。

    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是一种多用途的工具,被称为“万能手斧”。

    北京猿人:在北京周口店,距今71-23万年;1929年裴文中先生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931年至1966年陆续发现有牙齿、肢骨、头骨,属直立人。山顶洞人: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时代距今1.8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头骨、下颌骨等人类化石,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出现穿孔技术、骨针、装饰品,有了有意处理(埋葬)尸体的行为。

    第四纪冰期: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冰雪(川)融化,形成河流和湖泊。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几次大的周期性的冷热波动,曾发生过多次冰期,如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第三部分  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2000-前8000年;发现不多,南方有玉蟾岩、仙人洞、甑皮岩等遗址,北方则有东胡林、转年遗址等;石器仍以打制的为主,磨制很少;开始制作并使用了陶器,制作粗糙;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已有了初期的栽培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8000-前5000年;黄河流域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等,辽河流域有兴隆洼文化等,长江流域有皂市文化及河姆渡文化等;磨制石器数量与器类显著增加,陶器数量与器类增加,制作技术明显提高,农业与家畜饲养业已成主要生产活动。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4000年;各区域内基本上已经建立起考古学文化谱系;以磨制石器为主,普遍有了陶车工具,出现了轮制陶器,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彩陶文化与黑文化;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比较发达。

    刀耕火种:新石器时代一种原始的种植方式,主要盛行于早期,后世落后民族地区仍有遗留。砍倒烧光,不耕,不翻土播种,撒种或挖穴点种,靠天吃饭。

    陶器:是在农业产生以后,为了适应炊煮谷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约在公元前12000-9000年;发现早期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早期陶器制法有泥片贴塑和泥条叠筑两种,烧成温度不高,纹饰有条纹、绳纹和编织纹,也有素面陶;栽培稻遗存从早到晚的不断增多,表明稻作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我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居住的半地穴房屋使用的墙是木(竹)骨泥墙,至龙山文化时期出现挖基槽起墙的技术。

    我国的丝制品技术出现甚早,新时代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多种纺织技术。

    铜镜最早出现于齐家文化的墓葬中。由于铜镜含锡较高,经长年氧化成氧化锡的透明薄膜,乌黑亮泽,素有“黑漆古”的美称。

    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距今8000年)、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000年)、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年)、龙山文化(距今4500—4000年)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得名,分布的中心地区是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距今6100-4400年;以红陶为主,手制或泥条盘筑,以彩陶鱼纹盆和尖底瓶为特色;成人二次葬、男女分区葬、儿童瓮棺葬;与文字起源有关的陶器刻符号,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经大规模发掘的遗址有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临潼姜寨等;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以磨制为主,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陶器皆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聚落布局一般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房屋大多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大多数都有一个门道,墓葬分为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成为仰韶文化的代表;盆内壁彩绘图案有图案化的鱼纹、鱼纹和圆形人面组成的人面鱼纹图案,对研究原始艺术或宗教极有价值。

    大汶口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大汶口遗址,分布于山东和苏北(皖北),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300~4200年);以红陶为主,有陶鬶等型器,出现蛋壳黑陶制作技术;刻划符号;有枕骨人工变形的拔牙习俗;进入父系社会。墓葬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中期之前,已经出现了公共墓地,通常能够将墓地分为若干片,每片墓地一般都由若干排墓葬构成。墓葬形制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未成年的小孩墓葬有的还使用瓮棺葬。葬制和葬式始终以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为主,晚期合葬墓极少。随葬品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并流行手持牙獐或獐牙勾形器的丧葬习俗。墓葬就出现分化现象,此种丧葬制度反映了一定的等级制度。

    马家窑文化: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000~4000);以发达的彩陶为特色(随葬品中占80%以上);分布自东向西越来越晚;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彩绘符号。彩陶和彩绘陶不同,后者战国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流行。

    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和蛋壳黑陶制作技术为特色(蛋壳黑陶高柄杯),继承了大汶口文化的许多因素(拔牙、枕骨人工变形等);出现挖槽起墙技术;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5000年)、崧泽文化(距今5800—5100年)、良诸文化(距今5400—4000年)

    第四部分  夏商周考古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自2001年提出,2016年完成结项,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是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基于90年来中国田野考古学成果的科学总结,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性权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三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李学勤等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全国为学科200多学者协作攻关,估定公元前841年前的比较准确的年代框架。2000年形成“夏商周年代表”,为古史研究提供相对准确的年代依据。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记录占卜的文字,一般认为它是1899年由王懿荣首先发现的。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是收录甲骨拓片最多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卜辞是商代晚期(武丁至纣)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安阳殷墟出土,约有15万片,计不相重复的单字4500个,对文字学的研究的重大意义,由于其内容涉及到商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研究商代社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资料。

    青铜时代: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商代青铜器可分为三期,即商代早期、商代中期和商代晚期,晚期从武丁到帝辛近200年间又分为前、后两段。商代早期: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工具及武器等,食器有鼎、鬲、甗、簋,酒器有爵、觚、罍、瓿等,水器有盘,工具及武器有、凿、戈、镞、钺等。纹饰以兽面纹为主体,线条粗狂,多平雕,都不以雷纹为地;几何纹极简单,铭文极少。商代中期:器类基本同前期。纹饰分两类:一类较细而密集,另一类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个别器物上铸有做器者本人的族徽。鼎的三足与两耳对称,形成定式。商代晚期前段:新出现方彝、觥、觯等,方形器大为发展;动物纹比较具体,主题花纹多采用浮雕手法;铭文多一两个字;出现分裆鼎及带胡带穿的戈。商代晚期后段:新出现典型器无肩尊和扁体卣,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出现了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但最多不过三四十字;出现了蹄形足鼎。

    湖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江苏江宁湖熟镇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以宁镇山脉为中心的长江两岸;遗址多系突出周围地面的土墩,俗称“台形遗址”;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已有青铜器,陶器有夹砂和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原始瓷等。

    铜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货币开始由实物货币进入到金属铸币的阶段(商代晚期)。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主要分为:第一,雏形阶段,包括夏商周时期。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黄陂盘龙城等。第二,初期阶段,包括战国秦汉时期。战国都城两城(大小)制,宫殿筑于高台之上,突出了攻战、防卫需要;两类手工业作坊,商业发达,面积较大。城内设有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如齐临淄、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等。第三,发展阶段,包括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出现南北中轴线和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如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里坊结构,如隋唐大兴长安城。第四,完善阶段,包括北宋至清。都城皆为重城——宫城、内城、外城,开发式的街巷制度,如北宋东京城、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等。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小城在大城的西南部,且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

    安阳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从盘庚迁殷至纣之灭),遗址发现宫殿宗庙建筑,共发掘50多座房址,有用人、狗、牛、羊等奠基、安门、落成的仪式;发现铸铜、制骨的作坊遗址;发现王陵区(无封土)和大批墓葬,大墓有较多殉人;宫殿建筑和王陵区发现大批祭祀坑;发现大批甲骨文;奴隶社会的缩影。

    广汉三星堆:发现于四川广汉(南兴乡)的一处古遗址,80年代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代的房址以及夏商墓葬、城墙、祭祀坑等,特别是两个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精美器物,有金杖、金面罩,青铜神树、立人、人面、人头像,玉器,象牙,海贝等。展示了古代蜀人的青铜文化,为研究古蜀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四鸟绕日”金饰图案出土于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位于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

    商代墓葬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分布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等遗址,比较分散;后期在安阳殷墟、辉县、郑州、河北邢台、江西清江等地均有发现,分布比较集中;实行聚族而葬的制度。墓葬中随葬器物的基本组合是觚、爵、斝。

    族葬制:商周时期同族或同宗死者葬在同一墓地,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葬的葬俗就是族葬。按《周礼》:国人墓地为邦墓,由墓大夫掌管;王室、国君等贵族墓地为公墓,由冢人掌管。他们规划墓范围,按宗法等级排定墓位,确定坟高与树数。各以其族。

    妇好墓:1976年发掘于安阳小屯村,中型无墓道,殉人16个,出土器物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玉器755件;据铭文墓主为“司母辛”、“妇好”,为武丁之妇。是殷墟唯一能确定墓主的一座墓。单墓出土玉器最多。

    两周青铜器的断代主要依据铭文(金文)、纹饰风格、历史文献以及出土青铜器的考古地层关系。铭文记载某王名或其活动,定为某王时的标准器;铭文记载的人名、事迹与文献记载纪年相符;器物出土地点、铭文内容与文献记载对照;用间接取证的方法断代等。

    湖北大冶铜绿山矿井是一处西周至汉代时期的铜矿开采与冶炼遗址,结构是用木料支护井巷;井下用木料选矿、目力选矿;用轳辘提升矿石;通风技术、火把照明;碎料、筛分、冶炼。

    利簋:西周初期的一件青铜重器,器主为“利”,其铭文记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明确记载了牧野之战日期,是周初记述武王征商的唯一珍贵史料。

    西周中期以来的传统礼制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僭越现象。

    春秋时期秦国第一座有明确墓主的陵墓是秦公一号大墓,对建立考古标型学有重要意义。

    晋国侯马盟誓遗址是春秋晋国的一处盟誓遗址,出土大量牛、羊、马的骨架和朱书的石简、玉圭、玉玦。春秋时期,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方势力而经常举行的具有制约作用的仪式称为盟誓。

    带钩是古人腰带上的构件,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后来使用更为普遍,其形状有多种多样。

    中国目前所知最早采用失蜡工艺铸造的青铜器出自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墓群。失蜡法:将易熔化的黄腊制成蜡模,用细泥浆多次烧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型。烧烤后黄腊熔化流出,形成型腔,浇注铜液,铸成复杂、带缕孔花纹的复杂的器物。

    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的布币仿自青铜农具铲,春秋时期流行空首布,战国时期以平首布为时代特征,秦统一后废除。空首布:铜制铲形币,柄上有銎,故称空首布,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仿照生产工具镈的样式铸造的,主要流行于中原三晋地区,流行的时间为春秋至战国晚期。平首布或从空首布演变而来。

    第五部分  战国秦汉考古

    战国时期以后,铁器才真正成了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我国最晚在春秋中期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出现了生铁制品。战国时的铁农具主要有V字形的铁犁;钁;凹字形;钯;一字形臿;耒;六角形锄;铲(镈);镰。汉代将V字形的铁口犁装在铁铧上;出现了犁镜;钁的銎部加固;出现耧铧(东汉);带銎铁镰;半月形锄;铡刀(东汉)。常见农器有犁(铧)、钁、锸、锄、铲、镰等。战国V字形铁犁,夹角较大,西汉时夹角稍小,与铁铧配套使用成为犁冠,出现犁镜(耳)。东汉无大变化。

    战国时期青铜器制造使用浑铸法、分铸法、失蜡法、焊接技术和榫卯斗合法。战国大墓的青铜器多以鼎、豆为基本组合,只有早起少数墓仍使用过去的鼎、簋组合。湖北战国曾侯乙墓由于出土了编钟,因此有“地下乐宫殿”之称。

    战国晚期,受木胎裱麻布工艺的启发出现了一种新的漆器类型——夹纻胎漆器,后世又称“脱胎”,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秦代尚不多见,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最普及的制胎方法。

    战国纺织品的种类主要有麻织物和丝织物。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刺绣实物基本都在楚国地区。

    战国时期,建筑用陶的主要内容是砖、瓦的生产。建筑用陶中最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构件是瓦当。圆瓦当始见于战国早期,是从半瓦当发展而来的。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战国晚期开始盛行制作各种明器。

    战国时期墓葬:吴越地区的墓葬类型主要为竖穴土坑墓。洞室墓又称土洞墓,战国早期最早在渭河流域出现,中期普及到洛阳一带。战国晚期郑州二里岗一带首先出现竖穴空心砖墓,在竖穴中用空心砖砌筑椁室,上面用木材作顶盖。船棺葬是流行于南方古代民族的一种葬制,葬具作独木舟状,其中以四川春秋战国至汉初巴族地区最为典型。

    秦始皇陵为长方形双重园墙,四边有门,内有建筑遗迹,覆斗形封土;东南防护堤(五岭遗址);陪葬坑由远及近分四个层次(外藏系统);园外陪葬坑(如兵马俑坑),内外上的陪葬坑,封土周围地宫之外的陪葬坑(如含铜车马的坑),地宫之内二层台或三层台上的陪葬坑(探明地表下20米原封土下有分布);有陵邑。秦兵马俑坑1974年发现于秦陵园以东1220米,共有四个坑(其中一个为空坑),发现武士俑、战车、骑兵俑和大量青铜兵器。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命蒙恬连接秦、赵、燕三国已有的长城,筑起一条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岸的万里屏障。直道为秦始皇时修造,是咸阳通向北方边防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长900余公里,最宽164米,长城以内宽60~80米,支线宽20米,夯土两侧有5尺高的墙;全封闭,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商鞅铜方升:商鞅变法时分发标准量器,长方形带柄;有秦孝公十八年的刻辞,据刻辞和量器的实测,可以推得知秦的量制;秦统一后于底部补刻诏书继续使用,说明秦统一后以商鞅所定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秦器中的典型器物茧形壶出现于战国早期。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西北10公里,渭水以南;地势南高北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墙外护城濠;四边各有3门,每门有3个门道;与城门相对应,城内大街由两条排水沟分成3道,中间最宽;城内: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桂宫、北宫、东市、西市、武库;居民区(里坊)可能在城东北;城南礼制性建筑;城东南是上林苑;城西有建章宫。关于中轴线问题。

    西汉帝陵采取“独立陵园制”。从形式上可分两类:霸陵以山为陵的形式,其他10陵则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坟丘。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陵;从阳陵开始,在帝后坟丘的四周筑平面方形的夯土垣墙,每面垣墙的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立双阙,从此成为西汉帝后陵园的通制。陵园之旁建寝殿和庙。各陵有庙,并各有名号;从长陵开始置陵邑,是西汉初期的一项很重要的巩固政权的措施。汉代陪葬墓在帝陵的东边或东北边,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陵,数量最少的是延陵。

    东汉帝陵分为南北两个陵区,北兆域在邙山、南兆域在洛河以南;从刘秀原陵开始,变覆斗形坟丘为圆形封土,改竖穴木椁墓为砖(石)墓室;后妃同茔异坟而葬;东汉时不再使用外藏系统;从明帝开始不筑园墙、陵邑,实行同堂异室的供奉办法。

    汉代墓葬的类型。木椁墓,在长方形土坑内构筑木椁,内置棺,黄肠题凑墓是其中的特殊形制;东汉以后为砖室墓取代。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墓是木槨墓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柏木或楠木枋横向排垒四面墙构成槨室,木头皆与棺木垂直。流行于西汉诸侯王及王室大贵族阶层。土洞墓,分布于北方,一直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有,东汉消失;砖室墓,北方出现较早,西汉晚期增多,东汉取代木椁墓。崖墓,西汉分布于徐州等地,多诸侯王墓;东汉以四川地区最为集中。壁画墓、画像砖墓、画像石墓,西汉出现,东汉及以后大为流行,各地均有发现。

    汉代画像石墓流行的主要地区有鲁南、苏北;河南南阳、湖北北部;陕西北部;四川等。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耕织;宴饮、享乐;车马出行等。

    我国最早的墓前石刻造像出现于西汉时的霍去病墓。

    买地券是东汉中期以后墓内常随葬的一种购买墓地的契约,多仿简册形式,刻在长条形木、铅、铁或玉石板上;象征性的证券,使死者墓地所有权合法而不被侵犯;是研究东汉宗教信仰、丧葬风俗和土地制度的重要材料。

    墓志:起源于西汉,按质地可分为石制和砖制两种;把墓主人的生平、埋葬情况和后人对他的歌颂勒之于石,埋于地下。有意识地用各种纹饰装饰墓志开始于北朝时期。

    金缕玉衣:专为皇室贵族、诸侯王制作的葬玉,用小玉片按人体外形编缀而成(外观似真人),以金丝编缀者为金镂玉衣。战国墓有玉衣片发现,目前所见玉衣主要是两汉时期的。汉以后不见。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金缕玉衣实物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

    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因有铭“长信”得名;作宫女跪坐持灯造型,体中空,属于烟道灯,以持灯臂为烟道;通体鎏金;符合科学原理,又具艺术价值。

    汉代陶器的纹饰简单,基本上都是素面。低温釉陶出现于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为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釉陶,烧成温度在摄氏800度左右,釉中含多量的氧化铅;器物种类有仿铜礼器和生活用器;多见于墓葬,或专供随葬用。釉陶和瓷器是汉代制陶业的两大发明,一起代表了汉代制陶业的最高成就。

    代表汉代最高丝织水平的物品是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素纱禅衣和绒圈锦。

    汉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铁制农具改进和普及、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营造的新技术等方面。汉武帝在洛水上开凿龙首渠,使用的方法是井渠法。战国秦汉时期,出现了一部专门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

    1980年河南偃师太学村太学旧址出土石经661块,残存文字皆隶书,大部分为《熹平石经》残石。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太学就是当时的国立大学,所以人们又称这部书为《太学石经》。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残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及北京图书馆。

    从汉武帝直到唐初铸行开元通宝以前,主要的货币形式是五铢钱。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器中,马踏飞燕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第六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古资料的地方性较明显;族葬墓;南方手工业遗址、遗物较多地被发现,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边远地带的遗迹增多;佛教建筑(石窟寺)以及佛教雕绘出现;都城制度不同于两汉,形成新的模式,影响到隋唐时期的都城。

    东晋南朝陵园皆依山为陵;墓室皆为单室,用砖砌成;陵前有很长的神道,两侧成对立石兽、石柱、石碑等;随葬遗物和葬具。南朝帝王陵墓分布在今江苏南京、丹阳、句容一带,现在地面上还保存着大量精美的神道石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逐渐替代铜器、漆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瓷器窑口和窑系开始形成;窑业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器种、器形达到空前水平;瓷器在文化塑造方面表现出非凡能力;瓷器在文化传播、交流、贸易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外销瓷”产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目前所知北方时代最早的青瓷是发现于大同市司马金龙墓中的一件唾壶。白瓷与青瓷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其他生产工序没有差异。北魏后期至北齐、北周时期的墓葬随葬品中陶俑最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突出反映东西方文化及中原文化融合趋势的是以步摇为代表的鲜卑金银器制品。

    萨珊银币:萨珊波斯(226-651年)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都是很惊人的;萨珊波斯银币的流行,是中古时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是东晋时期成汉李寿铸的“汉兴”钱。

    石窟寺的开凿起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东传,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内地。开凿于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

    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以来的南北两宫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宫城位于前城北部略偏西;设置了一条南北向的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郭城设坊和市,市的位置在宫城之南,改变了《考工记》所记的“面朝后市”的传统。曹魏明帝建于洛阳城西北角的重要城堡型军事要塞是金镛城。据勘探,金墉城南北长、东西窄,分隔为三个部分,各有门道相通;实际上是军事性的城堡,具有制高点的作用。

    北魏平城首开中国都城里坊之制,给后世都城格局制度造成深远影响。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式一般为前后两室,顶为四角攒尖式,墓内无壁画。孝文帝长陵陵园内的建筑在陵冢的东南方,和过去不同。在陵区建造佛教建筑起源于冯太后永固陵。北魏文明太后冯氏的陵寝,位于山西大同方山,已经过考古发掘。封土呈正方形,墓室为双室,陵前永固堂是一石室,现存基址,堂南为带回廊的塔院遗址,反映了佛教的影响。

    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夏”国赫连勃勃建都之所是统万城。位于今陕西省靖边县无定河北岸原上;城址分郭城(东城)和内城(西城)两部分,中以一道墙垣相隔,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的墩台,台高出于城垣;该城坐西向东的都城布局与中原帝都坐北面南的布局不同,或体现出北方游牧民族“尚东”的文化特点。

    第七部分 隋唐五代考古

    我国古代都城中,在宫城南面另筑皇城始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其郭城呈长方形,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其南为皇城,均为长方形,实现了功能分区,体现了“建中立极”的思想。左右对称。连接宫城、皇城、郭城正南门的街道为全城的中轴线,郭城中对称地分布这10列100多个坊和2个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在郭城内的岗阜上设衙署、寺院等。与大兴城在设计上不同的是,隋洛阳城的宫城、皇城位于全城的西北。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万开邢沟。608年2月,发河北诸军百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八百余里”。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唐大明宫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宫城除城门附近和拐角处内外表面砌砖外,其余皆版筑夯土墙,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宫城共有11个城门,在北面夹城重玄门之内有 “北衙”,南部有3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北部有太液池;宫内已经发掘的有大明宫正衙含元殿遗址和宴会群臣的麟德殿以及与道教有关的三清殿等遗址。含元殿位于丹凤门正北龙首原的南沿上,殿的东南和西南分别建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都在其北侧设廊道与含殿连接;麟德殿位于大明宫西部,为前、中、后毗连的3殿,中殿的左右又各建东亭、西亭。周围绕以回廊;三清殿位于大明宫西北隅青霄门内偏东,是一高台建筑。台基平面呈凸字形。全系版筑夯土;东北隅还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唐时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庙等遗址。

    唐长安城内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分别位于晋昌坊和开化坊两个坊内。

    含嘉仓城的发掘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和管理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宫殿、城门和街道的名称都沿袭长安城的日本京城有平城京和平安京。

    唐代陵园内的主要建筑是献殿和寝宫。唐代第一座“依山为陵”帝陵是昭陵,其建筑形制对此后的唐帝诸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乾陵陵园可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平面呈方形,中为梁山,依山为陵,开四门,南门为献殿,南门外设神道;外城墙南设三道门,由南向北第二、三道门之间为神道石刻群,第一道门外分布着随葬墓。

    安史之乱后唐代墓葬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规模缩小,壁画十分罕见;陶俑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只有十二辰俑仍较流行。

    唐代墓葬中,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随葬品是陶俑。南方地区唐墓的主要随葬品是陶瓷器。

    人们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格局。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越窑在浙江慈溪,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越窑中的精品“秘色瓷”的实物最早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唐代首创釉下彩绘装饰的窑口是长沙窑,这同时也是唐代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场。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方法是二次烧成法。证明我国古代用钴作为陶瓷呈色剂始于唐朝的是唐三彩的蓝釉。唐代的陶瓷器皿多采用几条垂直的划纹,使光素的器面产生节奏感,制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

    唐代的铜器制造业整体并不发达,考古发现的铜器也不多,唯独铜镜例外。唐代铜镜和前代不同的是其呈银白色,主要是因为其含锡较多。在唐代特种工艺装饰的铜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金银平脱镜和螺钿镜。金银平脱:把加工成极薄的金银饰片用生漆粘贴在铜器上做纹饰的做法;空白处及贴金银处在髹漆数重,细加研磨,使花纹和漆面平齐。

    甘肃泾川唐大云寺塔,开始正式使用地宫,同时还使用金棺银椁,这在舍利瘗埋制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经幢是我国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于初唐,盛行于唐宋,以后转衰,但到明清时仍有雕造。唐代佛教经幢,所刻佛经几乎都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第八部分 宋元明考古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宋元时代都城的最大变化是改隋唐时期都城规划的里坊制度为开放式街巷。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画;图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热闹繁华的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为北宋商业、城市等方面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境内嵩山、洛河间丘陵上;包括宋太祖赵匡胤至宋哲宗赵熙 7代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陵墓。其有两大特点:①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区内诸帝、后陵中轴线的方向正朝着嵩山之少室主峰。②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8座皇陵依同一制度建造,布局基本一致,每陵皆有兆域、上宫和下宫;兆域、或称茔域,除皇陵外,还有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上宫,即陵台四面所筑陵垣以内部分,总体作四方形,四面各设1门,四隅有角阙;下宫乃日常奉飨之所,建于皇陵西北。北宋皇陵的帝陵陵园建制高度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下宫、皇后陵和陪葬墓组成;皇后陵和陪葬墓均位于帝陵上宫的西北方。下宫是北宋皇陵中守墓宫人进行日常祭祀的场所。

    南宋皇陵位于浙江绍兴市镇宝山内,6位皇帝都埋葬在这里,也叫宋六陵。南宋永思陵中的皇堂又称石藏子,即是石结构的墓室。

    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辽上京城。辽上京城分为南北二城,北称皇城,南为汉城。金中都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封闭式的里坊和开放式的街巷共存,也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从隋唐向宋元的转变过程。

    鸡冠壶:辽代陶瓷制品,模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烧制;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耳,故名鸡冠壶;式样颇多,有扁身单孔、圆身环梁等多种,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国家是西夏。

    元大都遗址,在北京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1267年;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皇城位于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宫城偏在皇城东部,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即是元大都的中轴线;考古发现还包括城门、城内街道、城内水系、居住遗址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及元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明代陵寝的坟丘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顶;取消了寝宫(下宫)的建筑,扩大了献殿(上宫)的建筑;陵园平面改为长方形,分为三重城垣;设方城明楼砌宝城;从明孝陵开始对陵前神道石刻的组合做了调整。

    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古学通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h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