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广州留驻着几十万黑人,由于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已经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也受到社会舆论关注。
其实,广州作为一个开放的口岸,历史上就多有外邦番国之人在此定居生活,唐宋时期更是生活着许多黑人。虽然中原王朝的政府给予他们诸多便利,但双方仍时有矛盾甚至冲突。唐高宗时,就发生过昆仑奴打死广州都督路元睿的事件。作为广州最高长官,居然被称作昆仑奴的黑人打死,可见当时冲突之剧烈,黑人势力之强大。

在《资治通鉴》和《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癸巳,广州奏大食、波斯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见《资治通鉴》卷二二0)
“癸巳,广州秦大食国、波斯国兵众攻城,刺史韦利见弃城而遁……”(见《旧唐书》卷十《肃宗纪》)
这两段记载的大意是,公元758年,阿拉伯帝国、波斯两国兵围广州城,广州刺史韦利见抵挡不住,就弃城逃跑。两国军队遂入城大肆掠仓库,焚烧房舍,然后带着抢来的财宝乘船渡海海回国。
还有一件事,中国史册《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没有记载,但据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隋唐史》记载, “黄巢让他的部下抢掠、焚烧了这座城市(广州)。总共有12万外国人被杀,广州城几乎被毁灭。” 而那时广州总人口不过二十万,可见那时的广州已经是那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天下了。
唐朝建立后,将开放包容作为立国之本,很快就变得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与当时的大食(阿拉伯帝国)成为亚洲最强大的两个帝国。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唐政府在广州开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在唐代,市舶贸易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以广州为中心,成千上万的外国客商来到中国,从事与中国的贸易,其中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马来人、孟加拉人,僧伽罗人、高棉人、占人、犹太人。这些人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景教等。748年,简贞和尚正在广州,他称广州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许多大型外国船只停泊在这里。他说:“许多大船来自婆罗洲,波斯,爪哇......香料,珍珠和玉石堆积得像高山一样。

广州伊斯兰商人多,是有着历史原因的。当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大食)虽然因为争夺中亚而互为主要战略对手,但唐朝没有因此排斥与大食的贸易,也没有禁止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门徒4人来华传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经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州登陆,开始在中国传教。贞观元年(627年),阿布·宛葛素和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为纪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怀圣寺”。

中国伊斯兰教有“四贤”之说。所谓“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在泉州”。阿布·宛葛素即中国伊斯兰教的“一贤”。
唐朝对伊斯兰教和对外贸易都采取了尊重包容和自由开放的态度,所以阿拉伯和波斯人来唐进行贸易时都受到了优待。在广州专门划出了蕃坊,供他们集中居住和营业。这些外国人可以各按照其本国的习俗生活,信仰其原先的宗教,并自己处理他们内部事务。同时,阿拉伯、波斯人可以在内地定居,买田置屋,娶妻生子,行旅往来不受限制,生活和营业都很自由。
这样过了一百多年,这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广州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原住民。而且这些胡商通过多年经商,积累了雄厚的财力,他们利用这种财力蓄养起了私人武装,雇佣了大量黑人私兵,逐渐形成了武装商团。唐朝强盛时,他们还不敢轻举妄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国力迅速衰落,他们就开始伺机作乱了。
安史之乱使唐帝国陷入混乱,酿成灾难的唐玄宗被迫退位,唐肃宗继位。为了尽快平定叛乱,他决定向外借兵,其中主要是回纥兵,共借了十五万,大食兵大约一万左右(也说是三千)。但唐朝此时财力枯竭,无钱支付这些雇佣兵的军资,于是提出了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的祸国条件。结果联军攻入洛阳后,回纥和大食军队大肆烧杀抢掠,百姓饱受荼毒,繁华的洛阳也毁于这场兵灾。

在20万汉蕃联军打击下,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但吐蕃趁唐朝西域、河西走廊防守空虚的机会,趁势夺取上述地区,从而截断大食兵由陆路回国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只能礼送他们到广州,然后乘大食的商船回国。758年,这些军队到达了广州,目睹广州的繁华和发达,对广州的财富垂涎三尺。在洛阳尝到甜头的他们又准备以皇帝的许诺为借口再次劫掠。但由于当时广州并没有叛军,他们没有攻城的借口,于是就联系城里的波斯商团,要他们做内应,在城里暴动。
早在公元637年,大食帝国在卡迪西亚会战中,重创波斯军队,随后攻陷其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东方逃遁,波斯就此被阿拉伯人征服,所以来到广州的大食军队中有不少波斯兵。这些波斯兵很快就与城里的波斯商人策划好了行动方案。

当大食和波斯军队来到广州城下时,早就在城里见机而动的波斯商团立即指使黑人雇佣兵暴动,与城外的军队里应外合攻打广州。广州刺史眼看无法抵御,只得弃城而走,大食和波斯军队随即入城烧杀抢劫,将广州府库劫掠一空,又放火焚烧屋舍,然后把抢来的财物装上大船渡海回国。
唐朝社会恢复正常后,这些商人又回到广州继续经商。唐朝政府经历大乱后,囯疲民弱,财政空虚,急需海外贸易充盈国库。所以历史上未见有清算这些胡商参与劫掠广州的记载。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又过了一百年,那个“我花开后百花杀”的“人屠”来了!

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黄巢的队伍辗转大半个中国到了广州城下,队伍需要补充军饷和物资。他知道广州聚集了大量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这些商人因为从事瓷器、丝绸贸易而非常富有,一向标榜劫富济贫的黄巢就盯上了他们。这些胡商也知道大祸临头,就指挥着黑人雇佣军拼命守城,黄巢费了很大力气才打下广州。以“天杀星”著称的黄巢入城后岂能放过他们,于是这些胡商被杀了个毛干爪尽,这才有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记载的十二万阿拉伯和波斯人被屠杀一事,也算为他们一百年前作的恶付出了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