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最早就被认为是计算机领域的高端技术,老牌的数据库厂家都是大公司,但外界不一定知道。在1970年代,数据库市场的巨头有Sybase的SQLServer,Oracle,IBM的DB2,Infomix。
在八十年代初,PC机进入市场,有几个新毕业的大学生,看好PC数据库市场,建立了Foxbase公司。其第一代产品受到大量用户的追捧,广大用户提出了非常多的使用中的功能需求,期待着这家公司的升级产品。于是,这几个年轻人日夜加班,竭尽全力地设法完成承诺,但升级版本的推出日期一延又延,来自媒体和股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公司收购了这家公司,压垮了这家公司的软件应该是foxbase2.0。在公司被收购后,那几个年轻人继续努力,后来完成了这个版本的软件,但是可能已经没有人还记得这家公司的这个产品了。
微软当时有自己的数据库产品,是Ofice套装里不常被订到的Access。收购Foxbase后,微软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线Foxpro,第一个版本是3.0,可能是接续了Foxbase的版本号。
时间就进入了九十年代这个计算机行业最为动荡的时代。
随着奔腾机的推出,微机拥有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多的巨型机软件开始移植到微机平台。数据库市场也是这样:微软购买了Sybase公司SQLServer产品的开发权,短时间内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Oracle联合SUN、IBM,战略结盟对抗微软和英特尔组合。一直低调的Infomix也加强研发推出了新版本软件。于是,数据库市场硝烟四起: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研发和进入市场,产品更新周期极限缩短,大量行业开始认识并使用数据库,软件人员面临巨大的培训与开发压力。。。
当然,如果没有当时数据库市场的极限竞争与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大数据平台,也不会有今天的人工智能应用。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