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初十二,再一次来到大超市的肯德基门店,里头稀稀拉拉坐了几个人,我挑了个拐角最僻静的地方坐下,呆呆看着落地窗外。
上次来这里坐着还是年前几天,那是一个阳光静好的一天,周一我调休,中午便抱着新买的书去图书馆。
我第一次去,也第一次知道周一是闭馆的日子。馆门口只有个小孩独自在玩耍,她好奇地在望我。
那时下过的两场大雪,已经消融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楼栋背后的一点冰冻。阳光没有照进这里,身上冷心里还有点尴尬。
小孩目送我离开,拐弯时我回头看了她一眼,莫名觉得她很孤单。其实这只是我的臆想,真正觉得很孤单的是我自己。
走着走着也不想回家,就抱着书沿路走到大超市。人是真的多,毕竟快过年了,很多孩子都放假。他们占据了肯德基大部分的地方,又吵又闹。
我有幸寻了空当坐在太阳直照的二人位上,拿出书的时候,脸都热了,大概是阳光吻了脸颊。
书看到一半,便被窗外人来人往的景象吸引往,街上好多情侣要么手牵手,要么追逐打闹,都是学生模样。年轻真好。
02
从中午到傍晚,人渐渐少一些,在前面位置坐着的老大爷,先前一直瞅着我看书,不知何时走了。替换成一个小女生,她也带一本书,正伏在上面玩手机。
我起身要回家,出去后回头看超市,人来人往,比平时要热闹很多。
过年前后,我又去了大超市,人山人海,跟大城市似的。这些人大多是外地赶回来,说的话口音千奇百怪,不是纯粹的本地腔。
过年期间经常看到有些人说着普通话,穿得光鲜又亮丽,头梳得整洁又曾亮,走路腰都挺的直,看上去比我们这些在小城市过活的有底气多了。
一直到初五,我姐一家要回南京,吃过午饭送走了他们,家里也清冷起来,特别是当爸妈都出门了,我就觉得自己像个留守儿童,在家里沉寂。
初七上班,才觉得松了一口气。生活有了转移的目标,心里想的就少了。
03
现在连学生都开学了,留在这个城市的人口又少了一批。逛到超市,明显就空荡荡了。
家乡的人大部分全是涌入大城市,他们缓解了别的城空虚寂寞,留给故乡的却是不舍的亲情和羁绊。
作为一名留守者,观察到从我们小城市离开的人口有很多,他们为了事业、未来前途,放弃家里的舒适和安全,闯在外头打拼,头破血流也不叫苦叫累不后退。
出去的人都努力追求成功之路,有些人在成功后积极回报家乡,是那么令人骄傲与自豪。
以前自己也是,外地求学,一心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神秘。对我们而言,父母就是家的留守者,他们放手让我们自己看世界,成全了所有。
现在我陪着父母,替姐姐替我自己留守在家,看家乡小小的变化,体会年年人满人空的失落。
我是小城留守者,是兜兜转转离不开家乡的大龄姑娘,请莫笑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