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万病回春》的时候,看到许多汤药都是需要大枣或者姜水来送服的。觉得很奇怪。
再想想无意子说的对于汤药的温服、热服来想我们现在人真是活的太粗糙了。吃药为什么达不到效果,其中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服药的方法上。
前一阵子在论坛看的时候,有一个人说他拿到一个祖传的秘方,是他老师给他的。但是他在临床上使用这个方子治疗腰间盘突出这类病,并不起作用。于是就不再使用。直到2-3年后,有一个病人要求他给炮制药。他意识到为什么他的方子跟自己的一模一样,而且连药量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时候,每种药的炮制方法自己的方子上没有,而这个病人的方子上有。他经过严密的炮制后,再次使用这个方子,屡试不爽。这也是真的是有祖传秘方的。
再举个例子,龟龄集是一大补药,相传明朝的嘉靖皇帝体弱多病,后来有高人给他开了方子就是龟龄集,但是皇宫秘方还是被偷了出来,带到了山西。28味中药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延年益寿的妙药。而龟龄集的炮制配伍方法至今也是国家的高级机密。虽然每个药工都知道非常熟悉自己的工序,但是对于其他工序却一无所知。
由此可见中药不是有了方子就能百分百治病,需要注意的东西很多,比如忌口。写到这里,又想起了《思考中医》里面提到的蛇毒的问题。有些大夫心术不正,总是需要病人支撑自己的生活。于是在给被毒蛇咬的病人开方子的时候,不告诉病人忌口。所以蛇毒过几个月就会复发一次,伤口总是不愈合。总是需要到药店重新拿药。其实,只需要在用药期间,忌食食盐就可以痊愈的。
话题扯远了,在回到大枣和生姜上。有人这样解释大枣和生姜的作用:
「通调营卫」的桂枝汤,其实「通营卫」的主力是在生姜和大枣(大枣后面会说)。有些人营卫不和,吃补药也会因为营卫不通而滞住药性,补不进去反而弹回来上火,很多补药都会叫人用「姜、枣煎」,就是在处理「通营卫」这个层面。
补充点前人的经验到这里
1、生姜
生姜这味药,它能使经脉中的水气或液态物质横向,由脉管壁向外发散。由管道内通过管道壁渗透到外面。所以,凡脉细者,绝不可以用生姜。仲景经法,凡用生姜之方,绝无脉细者。脉中的成份都跑到外面去了。脉会更细。
姜,就是一种很「强悍」的药,又被称为「御湿之菜」,可以「强御水气」,把身体诸系统中多余的停湿停寒打掉。所以有些体质寒的人吃白菜会没力气,炒白菜时放一点姜就没事。如果用得多,重大的「水毒」也能治(「水毒」是日本人辨证时用的字眼,相当于《伤寒论》说真武汤时的「中有水气」的「水气」,是一种欠缺能量的寒水之气,大概日本人发现这东西其实对人体很伤,故用「毒」称之,我觉得有道理,兹从之。)。
{引用} 不过,生姜的药性比较「散」,可以用在补药中,本身却不是补药。李东垣就劝人「夜不食姜」,因为会散气。而治咳嗽也不用「生」姜,因为它会让人的气更冲上来,肺寒咳嗽用的是「干姜」,它晒干之后,冲力就会转化成热力,可以从脾胃把肺烘暖,烤干寒饮。
[批]: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原来是会散气。李允斌老师提倡早上吃姜,晚上吃蒜。
{引用} 中国本草书常说:「孕妇食姜,令儿歧指」,你看姜这个块根生新分支的方式就知道,都是从趋近九十度的角度横岔出去,所以,如果这种能量人体摄入太多,就会害胎孩的手指分岔,五枝长成六枝。
{引用} 如果没有生姜,桂枝在动脉中的药性就一直沿着血管冲到底,离不开「营分」这血管之内的范畴,桂枝破风邪的「侵」之力再强,对嚣张于「卫分」的风邪来说,也像是过站不停的子弹列车,风邪站在月台笑着挥手说拜拜就好,打不到它哩。必须有生姜「横开」的药性,才能把桂枝的力量通到分支微血管及脉管之外,到达风邪所在的「卫分」肌腠之间。
除非是特别要入肾,否则用「大枣」就是用「红枣」,不是黑枣。
大枣肉黄皮红,又甘润多汁,补脾而又能兼入心补心,是养营血的好药。
这个效果,在「桂枝汤」中,即是从脾胃之分(气分)补入营分,支援桂枝,做为桂枝行营分的后备补给。所以才说桂枝汤中调营卫的主力在「姜、枣」二药。
而它含有大量的综合维生素,吃大枣等于吃「克补」、「善存」,对病人也是有用的。大枣虽然是甜的,但中国人却说它的皮「微带辛味」,既有「辛味」,便是略有「金」气,而这「金气」是哪里来的呢?
枣树的生态,和锋锐杀伐之气有关,可是锋锐杀伐之气却不是它的终极,而只是一个过渡期,到最后,它会吸纳那些锋锐杀伐之气,而把它化成极精致柔和的补养营血之力。
所以,中国人用枣子来「安神」,道理就在这里。《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主大惊/和百药」等等的药性,和其他补药就有了一些些的不同;而它「和百药」的效果,也就不同于甘草的「解百药毒」。
所以,在诸药药性各异,而药性和邪气相刃相斗的当下,有「大枣」这味药在其中「化杀伐之气为补养之力」,岂不妙哉?对病人是很体贴、很有爱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