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说明
用户照片日志法是一种远程的调研方法,将图片研究学与人种学研究的要素融为一体。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参与者拍摄照片,记录自己在特定活动或经历中的行为,随后跟进访谈,研究人员将安排访谈时间,与参与者共处一室,让他们回顾所拍摄的照片,通过提出开放式问题,研究人员可以让参与者讲述照片的细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参与者讲述的故事包含丰富的信息,其中能反映其用户体验以及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
主要内容:邀请参与者拍摄视频照片,并与他们围绕照片内容进行对话。
输入:项目主题、与研究相关的活动清单,尤其应包含那些要靠下意识的、难以观察的活动
作用
建立情感共鸣
捕捉用户的观点
围绕涉及的事物展开对话
提高对实际场景中用户的理解
揭示意料之外的事实
产出:对参与者很重要的场景照片和观察结果。
实践指南
步骤一:制订访谈计划。
选定拍摄照片的人,确定在何时、何地拍摄,需要多少照片,并选择任意一种框架(如POEMS)指导参与者拍照。
步骤二:集合资源。
创建日志模板(打印版或电子版)和指令表,如有必要,购买一次性相机,或使用数码照片共享服务。
步骤三:向参与者讲解要点。
向参与者解释如何拍摄照片——以迅速、自由的方式,无须考虑艺术水准。告诉他们 应拍摄哪些内容,研究持续多少天,以及后勤方面的一些细节 (例如将一次性相机放置何处,或在哪里上传数码照片)。如有必要,为参与者提供一次性相机,同时提供日志模板。
步骤四:提供研究中期反馈
理想状态下,当参与者分享其第一组照片后,应迅速跟进检查。利用这个机会给予他们反馈,排解误会,回答他们的问题,排除技术故障,必要时指示他们拍摄全新或不同的内容。
步骤五:采访参与者。
理想状态下,最好在照片拍摄的场所与参与者进行访谈。让参与者回顾日志。问他们问题,寻求说明,记录附加笔记,不要漏过访谈期间的任何细节。
步骤六:汇报。
团队成员在访谈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组织讨论,分享信息,如需参与者说明更多细节,可跟进访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