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类app的反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开始了知识付费的时代,似乎以为自己付过费的知识,就可以轻松变成自己的,可是自古以来“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是最“自作聪明”的。
曾经购买的樊登读书每天听本书,如今变成了每周或半月听一次,而且听完就过,也可以说成听完就忘,没有记忆。(有时候安慰自己,为的就是给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没必要记笔记和思考,实际上就一个字“懒”)
曾经购买的蜻蜓FM、喜马拉雅,只是为了听听某些大师课,但我发现我真喜欢听的不是已经属于我的课程,而是那些每天能听一节的免费课程。(总想着薅羊毛,到底谁是羊毛呢)
曾经购买的公文类写作的班就认真听了5分钟,之后就没有再听过,只是觉着声音不好听,5分钟没有吸引我的干货,最后成了如果需要写材料便来查一查的“鸡肋”。(我总是不断欺骗自己,以为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强大)
曾经购买的PS、AE等课程,打算以后有时间了再认真学,但过了3、5年,我依旧没发现自己“有时间”。(对你真的想学的东西你怎么都会有时间,对你可有可无的事项,你可能真的没时间)
总之,新的一年,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听书时间”,不要盲目,不要跟风,不要“太随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