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逢春过年,总是念念不忘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寥寥几十字,就写出了过年喜庆热闹的味道。
贴春联,置年货,大扫除,年夜饭,压岁钱。这些充满了仪式感的传承,延续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手写的春联,除了象征,更是亲手送出的祝福。经常听父亲讲起,以前村里有个先生,每年新年,都会买好红纸,请他撰写春联,谁家什么情况,想要什么福,信手拈来就是一对儿对仗工整的春联,也不收钱,给他卷根烟,挥毫洒墨,像足了福神送福。
现在我们不懂写,不懂挑,市场一晃荡,哪对春联看得顺眼就带走哪个,我们,变得不讲究了。
年前最幸福的,非准备年货莫属,而真正的年货,是自家亲手做的才有味道。
年前一周,母亲姑姨就会准备好要卤的肉,要炸的藕夹,要炖的鸡,要蒸的鱼。油炸清蒸,形状各异。中国人通过这些味道多样的年货,寄托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和期望。
这些年货送亲人、迎客人,深受欢迎,比起市面上豪华包装的年货,这样的味道,才显得更加真挚,机器生产塑料袋包装的年货,总少了一份手心的温度。年货,自个儿做的才有年味儿。
老人说,年前大扫除,意味除旧迎新。一家人大扫除,才是真正的辞旧迎新。小时候,一家子你我搭把手,那些鸡毛蒜皮的隔阂都在这种全家出动的扫除中消融润化。这是一种温暖的团圆。
如今,年轻人直接网上请家政公司,家里家外,一手承包,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年夜饭是一场不用带着面具出席的饭局。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
“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
父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于是只好年年依旧。其实,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跟谁一起吃。
一家子忙活了一年,各奔东西一年,终于齐聚一堂的团圆仪式。在这张百寸圆桌上,你大可放下在外的身份和地位,你是为人子女,或是为人父母,你在这张桌上,可以看到最本色的自己,厌倦了山珍海味、虚情假意的你,大可在这样一个饭局上真情地敬父亲一杯酒,给小孩夹一碗菜。
这张桌上的人,只关心你的健康和心情,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体验到什么是人情的温暖与感恩。
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本就是蕴意幸福安康的美好期望。
而现在压岁钱的说法,似乎不再时髦,代而取之的,是微信红包,一群人的气氛,一个一毛钱红包,也能炸出来,我们热衷于此,却忽略了原来的红包意味。
以前过年我们是串门讨红包,谁的嘴麻利些,说些甜蜜的好话,谁就能拿到个大红包,一声恭喜,几句调侃,长辈与晚辈的互动,也是一番独特的年味。
要说过年什么事最有意思,那大概要属约上三两好友搓麻将了,纵横捭阖,连横合纵。那种叱咤风云,决胜千里的感觉,着实令人欲罢不能。麻将的特性,在于它既是打发时间的好游戏,又益智醒脑,偶然悟得个什么人生哲理,要聊上几句,也丝毫不影响。
麻将虽然是游戏,但牌局也是人的格局。比起瞎起哄的表情神图,几毛钱的红包手气,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以前过年只有期待;现在过年却只有负担与焦虑。有人说,年味淡了,其实是我们都长大了。
以前过年回家,亲戚见面,不过是问个成绩,你是好坏,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不一样,人长大了,想的东西复杂,问你的婚姻情感,问你的工作薪水,你发现,这样聊得又累又尬,年味在哪?
年味,是一种仪式感。 以往的年俗也许只留下了痕迹,甚至完全磨灭,但这不代表节日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但真正的年味,需要你我的用心,在花样百出的选择里,你能够不忘初心,依旧记得在这样一个值得期待和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多多陪伴身边的人,那些久未谋面的人儿,不如来上一句嘘寒问暖。
所谓的年味,其实就是人味,不管是团圆,还是欢聚,都能好好珍惜不必隔着屏幕才能会面的这一刻,年岁渐长,这一刻显得更是弥足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