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年后已不再读的青春文学里,藏着多少的故事

成年后已不再读的青春文学里,藏着多少的故事

作者: 南瓜不是马车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6:56 被阅读0次

    不知是不是每一个90后或是80后在中学时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课上悄悄地把小说藏在课本中,课下又有把厚厚的一册小说拆分成若干个小册子以便于大家相互传阅、多人同时阅读,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筒把自己闷在被子里看小说看到深夜……每个班级里都有这么一位班主任,在教室的后门隔着那一方小小的窗玻璃,用那双仿佛自带强大扫描功能的眼睛迅速捕捉到开小差的“作案人”,不是被当场没收就是被课后约谈,总有人被抓,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顶风作案。

    少年时的班级甚至整个中学校园里都被青春文学淹没,你可能不知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没读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也不曾欣赏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是基本上每一个女孩子都能告诉你,有一本最喜欢的男主超级帅的小说,饶雪漫的作品都是什么,郭敬明又写了一本小说并且还发行了当月的情人节杂志专刊,可爱淘的小说拍成了电影……每一个女孩子都要和同学们讨论新近看了哪一本小说,最喜欢的男生角色是谁,最讨厌的女生竟然诬陷伤害女主角,看一本小说就要换一个喜欢的人。那时的我们,还未流行偶像崇拜,小说就是青春期里对美好未来的全部幻想和期望,尽管他们是不具象的。

    女孩子们会读武侠小说吗?当然有,但怕是一个班级里也很难挑出两个,我们只听说过金庸和古龙,嘲笑男孩子想要当大侠和英雄简直是痴心妄想,想要学校园小霸王拉帮结派、打架装酷这件事根本就是幼稚至极。工作后,我才有机会看武侠小说翻拍的电视剧,当然还是有我当时所理解的英雄侠义,但成年后却从中能看到许多曾经不懂的事情:故事是虚构的,但历史背景和走向基本是存在过的,每一个小人物的出场都有其意义,它其中也有中国古代各个教派的文化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的众多文化、生活、社会发展等元素做了众多可读性较强的组合,而并非是一无是处的“纯英雄大侠”的吹嘘。

    而对于青春校园小说、青春杂志等类似的读物,在高中后就已经没有再接触过,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的课业比较繁重,高考压力很大,没有什么时间去读课外书。另一方面是进入高中后,课业内容和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对新事物的接收渐渐取代了对旧事物的兴趣,价值观的转变使我们意识到曾经读的那些全是粉红色泡泡的小说已经失去了味道,我们不会遇见怎样的人,也不会和谁有类似的故事,未来也不会像小说一样传奇和美好。成年后偶尔想起来,有人会说当少女们不再相信言情小说的时候,她们真的不再如当初那般单纯美好了。

    度过漫漫高中时代后,情绪舒缓下来,有了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还是会读小说,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偶尔也会看到当年读的青春文学的影子,只是已然不记得那迷人魅惑的男主角长得到底如何得颠倒众生,也忘记了书中的校园都发生了哪些故事,除了封面上粉红色的情话还在笑,它们都淹没在书架的角落里,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我异常怪异得迷上了读那些年代感很强又很有重量感的小说,比如《平凡的世界》、《子夜》、《白鹿原》、《围城》、《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书单里大部分仍旧是小说,有的会反复读,每一遍都能读到更多的东西,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而书中的主人公再也没有出现过俊男美女、富家子弟的完美爱情故事,即使有,那中间也大都掺杂着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为利益不得不妥协的无奈。

    有一段时间,我在拼命得否定和鄙夷当年读青春文学的自己,那些看起来完美的故事和完美的人,几乎要让我相信甚至沉迷其中。工作后,我还在读小说,只是对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慢慢给予了完全的理解,小说本身是一种虚构的故事和历史,只是每一位作者对读者群体的把握和关注点不同而已,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从青春文学中受益良多——美好、善意、阳光……给了每一个阅读过的人以对未来的更美好的追求和期待,庆幸的是,我们读过的那些青春文学里并没有强加给我们某些消极或者邪恶的价值观念。重要的是,在那些共读青春校园小说的时光里,和同学、和朋友之间的那种快乐而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讨论每个故事和每个人物,满心欢喜,充满希望。

    最近在读一本评论性较强的历史读物——《事实改变之后》——出自于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之手,读了一半,书中内容涉猎较广,有对某些作家或者其作品的评论,也有针对某些书所做的书评,也有对某篇演讲稿的探讨和改编,也有对历史及当代国际关系的解读。虚构类作品极强的故事性总能把人吸引住,非虚构类的读物往往都偏无趣,但是会有很多干货,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现实的社会现象,无形得去推动读者深入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曾经有人告诉我说:“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你会发现虚构类读物的比例会在你的阅读清单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实这并不是说对小说类的读物产生了不屑和失去兴趣偏好,而是年岁渐长,你想要了解这个社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非虚构类的图书,可以实现某些我们内心的期许,从不同的作者以及他的作品里,吸收到更多不一样的思想,甚至是可能改变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待问题,换句话来说,我不否认虚构类读物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但非虚构类作品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工作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而非高下之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年后已不再读的青春文学里,藏着多少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r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