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自从当了妈妈后,有时候看电视,看到一段文字,或是看到一张照片,听到一句话,就突然忍不住眼睛酸涩,潸然泪下。
只有自己经历过为人母的辛苦后,才能体会到自己母亲的不易。不知道有多少个母亲节没有在家了。
从十六岁开始去异乡读高中,便是一个月回一次家,这样持续了三年;到后来上大学,去广东工作,是半年回一次家;嫁人后,是一年回一次家,甚至两年回一次。
不知从何时起,家对我来说,成了旅馆一样的地方。故乡的人,也渐渐的对我陌生了,有时在路上遇到,竟不知道我是谁家的丫头了。
和母亲的之间最多的,变成了离别和重逢。从读高中越过小河送上汽车,到大学越过公路送上火车,每次离别,都变得漫长而琐碎。
临别前永远说不完的叮嘱,上车后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成了我和母亲之间最多的回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告诉母亲火车到的时间,她都会彻夜等待。有时候是凌晨三点,有时候是半夜十二点,她和父亲都会站在马路边翘首看着远方,我说我自己会回家,她说怕我会坐过忘记下车。
实际上,我真的只有一次忘记下车,那一次是晚上,因为太久未回对家乡两边的建筑有些记忆模糊了,却也只是坐过了几百米。没想到,这次失误却成了母亲每次坚持等待我的最佳理由。
再后来,我便不说什么时候回来了。记得一次晚上三点钟的时候,我回到家里,敲打窗户叫醒母亲,把她惊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责怪我没有告诉她。
嫁人后,回家更成了一种奢侈,总是匆匆回去,又匆匆离开。每次回去,母亲都在忙碌着,忙着准备饭菜,忙着帮我照看小孩。每次回去,母亲都比上一次更加苍老憔悴。
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每日忙碌着,忙着安排孩子们的三餐。嫁人前我根本不会做饭,现在却也能做出几个拿手菜来。甚至招待客人也足够了。
到现在,我也记不清到底做过多少次饭了,只知道她,到现在,也没有给母亲好好的做过一顿饭。
怎么就没能好好的做顿饭呢?原来每次到家里,我都被当成了客人,而且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回娘家了需要做饭。回娘家,对我来说是个小小的解脱。不用做饭,不用带娃。
现在想想,真有些后悔了。母亲近来身体越发不好了,因为远嫁,本来就缺少了陪伴,回到家里,带给母亲的,又只有操劳。
其实早应该意识到,自己成家后,那还有什么避风港?应该是我变成父母和孩子的避风港才对。
在这个世间的生离死别中,最难的不是死别,却是生离。唯有父母亲缘从生到死无法更改。
母亲,现在我唯愿给你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