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不瞒你说,财务自由是我大学时代就有的追求。
那时候看了《穷爸爸富爸爸》,心潮澎湃,总是设想着自己35岁退休,过着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的生活。现在,呵呵……
偶然的机会,拿到了这本书《好好赚钱》。可能冥冥之中,真的存在某种吸引力法则吧,自己想要的东西会被吸引到身边。
这些年,其中一个最大变化就是金钱观了。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
▶01
本里的第一个概念就刷新了我的认知。
理财是一个认知问题。一般情况下,你拥有的财富,正是你财富认知的显化。
人与人之间的财富认知差,的确是很大的。
我一个同学,在南方城市里拿着40万年薪,生活却过的大雪纷飞。他开着不错的车,住着不错的房子,但经不起一次意外的打击。
他的生活水平跟工资水平是持平的,钱流进的同时也在哗哗流出。
另一个在小城生活的朋友,工资水平即使在当地也是中下。但即时8,9年,她已经手握三套房子,每月的房租已经赶上了工资。
理财认知差,会随着时间日益显出重要性,抹平工资差和能力差。
单以财富论,理财能力,是让人笑到最后的能力。
▶02
理财的最高目标,当然是财务自由。
但我们或多或少误解了财务自由的含义。最大的错误在于,我们将它等同于一个数字。我也一度这样认为。
作者简七看穿了本质。所谓财务自由,是指被动收入大于日常开支的一种状态。
主动收入就是指依靠劳动交换得到的收入。与此相对,就是不需要劳动,躺着也能获得的收入。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有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提法,跟这个有点类似。而我们知道,万恶的资本家一般都是按要素分配的。
从财务自由的本质可以看出,实现途径有两个。
第一个,在主动收入不减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被动收入在收入总额中的比重。直到它超过你的总支出。这样就不用继续获取主动收入了。这是一般做法。
第二个方法是从另外一个因素入手,不断较少自己的欲望。减之又减,以至于无欲。这就是禅师为何自由的原因。
在生活中,往往需要两方兼顾。至少要确保,自己的欲望不随着收入的增长同比增长,甚至超额增长。
年薪40万的朋友之所以水深火热,就是毫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欲。
这有很大一个原因在于,随波逐流,活的没有目的。
▶03
为什么要有目的?
因为生命有限。
无限的生命可以没有意义,有限的生命不可以。
无论目的是享乐,还是创造,都需要一定水平的财富支持。这个财富水平,就是目标。
在这几句话里,区别了两个重要的名词:目的和目标。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忘记了目的,而把目标当成了目的。
有个耳熟能详的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富翁说赚钱是为了能在沙滩上晒太阳,渔夫说我每天都可以晒太阳。
很多人以两人财富差造成的感受不同来反驳这碗鸡汤,并不是特别有道理的角度。真正的差别在于,两个人谁达成了人生目的?
不好说。也许富翁晒个太阳又回到商场拼杀,赚取更多财富,全忘了他早就可以实现初衷。也许渔夫是个修行者,早已悠然自得,他只需要一套海边房子的钱。
你看,财务自由并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目的相匹配的问题。
▶04
最后要谈一下“吸引力法则”。
这个无法证伪的原则被一些书籍和一再引用和阐述。它不科学,但不代表没有效。这是一个信则有之的原则。
如果我们剥去它“神秘主义”的外壳,看到的无非就是,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的时候,会吸引更多与此相关的事。
一个整天捉摸着怎么发家致富的人,自然会对各种赚钱手段更为敏感,自然赚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每天虔诚地请求上帝:上帝啊,求求你,让我中彩票吧!
如此请求了几个月,一直未能如愿。他愤怒了,咒骂上帝不是个东西。上帝听了,很委屈,于是现身说:你也得买张彩票才行啊!
我们常常是这样,一直梦想一些事情的发生,却从来没为自己的愿望做一点什么,从而让愿望沦为幻想。
让我们总结一下,这部分主要都是一些财富的理念:
1、要清楚自己的财富目的,目标是为目的服务的。
2、把握财务自由的内涵,从欲望和更多被动收入着手。
3、有赚钱的想法及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