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开始招生了3月31日截止报名,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报名。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是由著名中医学者、《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发起,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医道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医道传承,“医”是全医,是“三医和合”(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之医,“道”是道统,是中医和中国文化的道统。项目立足于此,倡导“医为通业”,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主体,并借鉴和君商学院的宝贵经验,充分融入传统书院的教育精神,提点启发,教学相长,旨在探索一条灵活而有依据的医道传承之路,助力全民健康。
医道传承项目是公益性质(不收学费)的非学历教育,共分两个阶段,同有班和三和班。
同有班为期一年,侧重于医道,重点围绕中国文化及中医进行讲授和践行,培育学人的“为人之道、为学之方”。三和班亦为期一年,侧重于医术,重点围绕不同的门类或法脉进行讲授和学习,在同有班的基础上为学人提供一些传承的机缘。
2016年至今本项目已开展三届,累计录取1700余名学子,其中无论是执业中医人士,还是非执业中医人士,经过同有班一年的学习,都有所受益,对医道的领悟更透彻,稳固了对中医的信心,中医传承之路也越来越清晰。”
18年看到一篇三和书院医道传承二届的招生计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不久我收到回复邮件,因为是非医专业不符合招生的条件,没有参试资格。
19年三届招生我再次了报名。这次开放了非医专业,终于有了参加的资格。经过一笔、二笔、三笔终于进入了最后的面试环节,但是很遗憾最后面试没能通过,我错过了三届的学习。
20年四届,我又来了。希望这次能够比上次进步一点,能成为三和学子。
三和的魅力在哪呢?
“《论语·泰伯》有曾子的一段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刘师在《致诸同仁的一封公开信》中提到为什么要发起医道传承的缘由,中医的发展在人才,除了专业的学习,对于医学专业或非医专业等中医爱好者提供一个体制外的医道传承之路;医道传承中的能教与所教,有仁心仁德、术业精专以传承医道为己任的老师们,还有真正热爱中医希望能接下这一棒的学子们在这里汇聚。
每次想到三和,我都会想到诚心诵读过的《大医精诚》都会想到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我还未成为三和的一员,但是这几年对三和学院的关注,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三和,这里除了有自己敬佩的刘力红老师、杨海鹰老师、高圣洁老师,还有我喜欢的六六老师,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老师同学们,理法方药、导引按蹻、五行针灸、黄帝内针、还有更多更多知识和经验等待我去学习和体会,希望自己能有幸成为三和的一员,但是最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以弘毅的士子之心追随这些师者们在正道上不断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4893344/5cbaa8f5acbcb1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