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如何充分利用好时间,可往往忽略了,当有些时间不可避免被浪费的时候,如何浪费,也是一门学问。
时间的本质是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
阿道司·赫胥黎曾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于我而言,忙碌的工作是暂时的常态,想不断地学习充电是刚需,而偶有的休闲,才被我称之为生活。即便这个“偶有”真的少得可怜,我也希望当你想起我的时候,会觉得我依然是一个有生活的人。
我对时间的认知,正渐渐从一个它的追随者,变成陪伴者。曾经我是追着时间跑,总觉得我没时间跑得快,于是争分夺秒,精疲力竭。
当我终于停下来时(不工作、不学习的时候),我以为我让时间就这么流走了,然而,时间一直在你身边。而接下来这段时间,就是你要开始“浪费”时间了。于是我开始研究和经营,与时间的相处之道。
其中一个,就是选择与放弃,是并存的。
我的电单车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每件事都做,必须要学会比较和取舍。但是有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只关注你选择了之后,能得到什么,同时要关注,你选择了之后,会失去什么,也就是机会成本。
比如我最近一直很纠结的是否要搬家的问题。新搬的租房也有一年多了,它一步步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可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我开始纠结是否有必要继续租住,租金那么高,省下租金,攒起来多好。能攒下一笔钱,是我能得到的。
假设我选择了搬走,需要时间找新住处,需要时间搬运,租房空间变小,需要时间打点和转卖多余的家居物品,需要更多时间重新布置和适应新家。而我想攒钱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吗?而我却在纠结,如何花更多的时间,去让自己的生活品质变得更差。
所以,不搬,对我来说才是最佳的选择。
同样,为什么要选择浪费时间呢?
工作了很久,累,学习了很久,也累。停下来做一些“无用”之事,浪费一些时间,换来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工作的从容不迫。
一定要是能换来从容不迫,而不是空虚、自责与悔恨。当你浪费了时间之后,心里有类似这样的感受与情绪,说明你选择浪费时间的方式,本身不一定是错的,只是对你来说是错误的。
所以,找到对你来说,浪费时间的最佳选择。当你停下来时,就去做这些事,其他的,就算放弃了,也没有什么可惜。别想着面面俱到,一网打尽。
说在最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的学科。时间就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利用好,你可以进步,浪费好,便是你生活的样子。
一起找几本书,学点经济学吧,真的有好处。(欢迎和我交流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