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爷陈国珍
作者:陈旺全
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大年初一的早上,父亲领着我们兄弟俩给陈氏家族的最高长辈大爷爷去磕头,磕完头,大爷爷就会掏出钱包给我们兄弟每人一二毛钱的盘缠。父亲说“你大爷爷是国家干部,每个月都领着好多工资呢,不差钱。
那时候,我就很羡慕和崇拜我大爷爷。但因当时自己年幼,大爷爷从来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过完年没多久,大爷爷就去世了,我也夹杂在送丧的队伍里,送了大爷爷最后一程。
大爷爷走了,只留下镜框里的几张黑白照片尚挂在墙上。我记得一张是他年轻的时候穿着军装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几十位同志坐在一起的合影。也不知拍于何年何月?
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关于大爷爷的生平事迹我也是在大伯及父亲,还有村里老辈人的口中略知了一二。听大家说大爷爷年轻时干过很多革命工作,也担任过好多职务。有时候人们叫他陈区长,有时候又叫陈乡长,有时候还叫陈支书。
具体在何年何月任了何职?干了何工作?连大爷爷的儿子(我的大伯)也说不清楚。
我大伯说,从他记事起,我大爷爷就在外面搞革命工作,一年四季几乎不回家。就连清明节给祖宗上坟也是他和我爷爷两个人去的。大爷爷的行踪飘忽不定,常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为了寻访大爷爷的踪迹,近日我仔细查阅了《滩歌镇志》,并走访了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慢慢的还原了大爷爷的光辉历程。
大爷爷名叫陈国珍,生于1915年,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老大年轻时被匪军(1930年)攻打黑池殿堡子时惨遭枪杀。老二好赌成性,欠了一屁股赌债。后来改邪归正学做阴阳先生,却无意间遭到母亲责骂,赌气喝了鸦片,结果抢救无效也走了。
大爷爷年轻时老早就参加了革命,曾在高楼,桦林等地进行地下工作。鸳鸯,马力也有过他革命的足迹。
1948年,经杨家山共产党员杨思忠介绍,他和同村的魏向梁(魏增强太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三十三岁,风华正茂。1949年五月,滩歌区设立了三个支部,滩歌镇支部,北山支部和黑池殿支部。黑池殿支部设立在如今的魏家水磨房的旁边,大爷爷担任了黑池殿党支部的副书记。当时黑池殿支部的党员有43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这一年11月份,大爷爷任清水乡的乡长,同村的魏向梁任龙台乡的乡长。春节期间,龙台的秧歌为了巴结乡长,大老远跑来到黑池殿耍秧歌,一直耍到天快亮了才停歇。后来,魏向梁乡长受到一贯道风波的牵连,遭到了下放。大爷爷却一直坚守着初心,坚持为党的事业做着贡献。
1955年11间,大爷爷又担任了松山乡的书记。
大爷爷在松山乡工作的时间较长,主要负责建修南梁区工程。
南梁区工程是1958年动工,由武山县委,县政府主持。原系北梁区南段分支,分别从马力三台子,滩歌漆坪引水,经棉花地,杨家山,黄家山至松山头。曾在松山头建水磨一盘,只通过一次水,后来停建。个别地方至今还能看到渠道痕迹。(此段话摘自滩歌镇志)。
大爷爷干工作,总是雷厉风行,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大有让高山低头,河水让道的勇气。因此,工作当中难免会得罪人。十八年前,大哥和嫂子谈对象时,嫂子的奶奶听说大哥是陈国珍的后代之后,坚决反对这门亲事。问其原因,原来是当年我大爷爷在松山乡工作期间,惩治过她的亲人,一直让她怀恨在心。后来好说歹说,才做通了她老人家的思想工作。
一直到1963年5月,大爷爷又担任了南沟乡的书记,后来又担任过主任,社长等职务。
我结婚那天,妻子的外爷来送亲时,立马就认出了放在供桌上的大爷爷的相片,并说他和大爷爷是老朋友,过去相交甚好。
1965年8月,大爷爷从南沟乡调离,走进了武山老君山林场,开始了他的防火护林生涯。据大伯讲,当时老君山的树木破坏严重,水土失衡。大爷爷到了之后,坚持每年栽树育苗,经过十几年努力,终于把老君山装点的郁郁苍苍,为武山拉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一趟老君山,听一听老君山的鸟叫,闻一闻老君山的清风。看一看大爷爷为武山用双手描绘的彩色画卷。
在老君山林场工作期间,大爷爷还把培育好的树木运送到了村里,栽在了如今黑池殿村的“显灵寺”上面,现在长势喜人,已然成了一片美丽的林园。这是先辈的功劳,令我感到无比自豪。
父亲在爷爷的安排之下,给大爷爷送过好多生活用品。听父亲讲,当时大爷爷的生活很清贫,也很艰苦。但大爷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工作。默默的奋斗在植树造林的道路上,至今大伯的家里还存放着大爷爷当年读过的修剪树苗和培育苗木的书籍。
常言说十年育木,百年育人。大爷爷在老君山一直干到1979年才退休,整整十多年的时间,老君山旧貌换了新颜,这里洒满了大爷爷的血汗。他为武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爷爷退休后,也是没闲着,在黑池殿村的堡子东面我们都叫(碾子屲上),又栽种了许多树木,至今还生长在那里呢。大伯说,大爷爷退休之后,每月工资是72元五毛钱,我不知道这在当时属于什么待遇?但父亲说大爷爷不差钱,那绝对是真的。
直到1984年2月的一天,大爷爷到武山参加一个会议,结果当天发生了心肌梗塞,仓促中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享年69岁。
大爷爷走了,领导建议把大爷爷葬在老君山,让老君山的树木永远陪着他。但大伯没有同意,坚持把大爷爷运送了回来,在家里为大爷爷举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大爷爷把他的一生贡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贡献给了老君山林场,他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为我们后辈树起了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