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次在上海参加现金流游戏时,被现场一位组织者的话所点播醒:
游戏是最低试错成本,应该试到你真正实现财富自由为止。
笔者深以为然,暗暗给自己先订一个小目标,至少玩足50回现金流游戏,帮助自己模拟锻炼财商方面的才干能力。

这次自己有幸参加了第四次现金流游戏活动,本来只是抱着初阶者先学习熟悉规则的心态来玩,没想到竟然还能意外惊喜地出圈,让人很是开心。
回顾总结了下,笔者有如下几点收获与诸君分享:
一、目标需要时刻紧锁,避免稀缺原理干扰。
前几次玩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目标意识,随大流走,容易陷在某个交易的局里患得患失,稀里糊涂,结果可想而知。
想起一个很厉害的朋友曾告诉我,他每天早上会对着自己的年度目标、月目标和日目标进行梳理复盘,及时纠正跑偏姿势,聚焦目标实现。
《稀缺》一书曾讲过这个道理,如果你的心智带宽被其他方面内容占据,你就容易忽略你的最初目标。
这就像很多人每年年初给自己订的年目标,到年末才突如惊觉意识到,因为每天各种俗事缠绕,目标早被自己搁置一旁尘封已久。
所以在游戏里想要出圈,就要时常提醒自己,如何解决被动收入>总支出的问题。同样道理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针对目标清单进行定期仪式感地回顾总结和调整。
二、现金为王。
这中间有一次股票ON2U抛仓和一次三室两厅出售的交易,让自己一下子多出好几万的现金,才让自己碰到更好的收益大机会时,有足够资本去购入,最终成功出圈。

而这些也是因为自己遵循量变引起质变原则,不放过每个可以增加现金流的小投资机会,一点点积少成多,才最终内心从容面对大机会的到来。
这让我想起巴菲特和芒格老爷子提到过的:年轻人想要财富自由,首先得持续地储蓄,储蓄足够的资金,然后才能安稳地去投资。
年轻人都消费欲望强,余不下多少钱,所以李笑来老师和简七都提倡过按比例定投,不要小看小钱的力量,聚少成多,杠杆效应和复利效应,会撬动很多大的财富机会的。
三、知易行难,难在自己的心里。
游戏结束后,大家聚在一块儿反思复盘,好几个朋友对自己投资上面一直迟迟不行动感到烦恼。
笔者也深有同感。曾经计划过的投资学习和实践一直束之高阁,拖延到家。原因就在于自己内心其实是抗拒的。
要踏出行动那一步,我们可能要摈除完美主义倾向,进行合理计划安排。
生涯专家贾杰老师提到过的合理计划原则:
持续三个月以上+80%可能性。
按照这个原则去计划,踏出那第一步就容易多了,然后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循序渐进,不要奢求自己计划和习惯一步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