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心情随笔散文
莫言获诺奖,遭网民围攻,暴露了国人最丑陋的一面。

莫言获诺奖,遭网民围攻,暴露了国人最丑陋的一面。

作者: 井边的蛙 | 来源:发表于2021-08-10 00:50 被阅读0次
文/井边的蛙

01

写这篇文章的原由,是最近刷头条看到了许多批评莫言的文章,评论区里一帮文盲跟着起哄,对莫言先生极尽嘲讽、诋毁甚至辱骂。所以有些话不得不说了。

我没有选择在头条写,首先限制太多,根本不是说话的地方;其次头条乌烟瘴气,是喷子、文盲、民族主义者的聚集地,跟他们讨论莫言及文学,是对“猪”弹琴,除了落一肚子气之外,什么效果也没有。对于一群猪来说,你不必给他们讲道理,只需要灌饲料就行了。

莫言先生是当代文坛中争议最大,也是最为出色的作家之一。

我有幸拜读过他的部分作品,也很欣赏那种“屎尿屁”的土味表达方式。用现在的话说叫“接地气”,这种语言倒也符合我的气质,我平常讲话也是“屎尿屁”挂嘴边的。

02

有人批评说,莫言专写社会的阴暗面,故意抹黑新中国,是为了迎合西方口味,是奔着诺奖去的。

莫言获诺奖前,已经拿下了国内各类重要的文学奖项;获诺奖后,余华以及许多作家都站出来表示对莫言的支持。难道中国的评委、作家也迎合西方口味吗?

他们反对的不是莫言,而是诺奖,这是外国人设立的。敌人认可的东西,咱们就要反对,你莫言接受诺奖就是叛国,这就是喷子们的逻辑。

看看!这种逻辑,这种口号是不是似曾相识? 在某个年代,咱们的国民不也是喊着类似的口号,互相攻击的吗?

时代进步了,咱们的思想进步了吗?没有。 还停留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里。

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帝操纵的,是西方人的政治工具,只要写中国阴暗面就会获奖。

按照他们的说法,美国一个三流作家随便写点东西都可以获奖了。

事实上美国历届获奖作家都是实至名归,海明威、福克纳、刘易斯;而鲁迅不也写过中国的阴暗面吗? 为什么没有被骂?  因为鲁迅死了,骂也没用,最关键的是鲁迅的作品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骂鲁迅不就是说毛主席没有眼光吗?

当然了,诺贝尔奖也不能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玩意毕竟是人评的,难免带有主观上的好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诺奖,中国文学奖项的评委们,就大公无私吗?

中国人拿诺贝尔文学奖不容易,政治上是有些因素,但不是主要的。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文化上的隔膜,汉语和外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一个表意,一个表音,翻译过去就会变味。如果不是在中国生活过,精通中国文化,很难译出原著的精髓。

曾经有传言说,沈从文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传言很不靠谱。不是说沈从文不够格,而是因为沈的小说比较写意,不符合诺奖评委们的口味,而且写意小说很难翻译。

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喷子们不乐意,大可以设立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不分种族、肤色、国籍的奖项。如果真有中国人敢这么干,那肯定要被骂死的。喷子们会说,把那些奖金用来建设祖国不香吗?为什么要白白给外国人?

这种超越种族、国籍的大格局,中国人是没有的。

03

有人说,莫言写吃煤吃草根树皮,是胡编乱造,抹黑中国农民。

面对这种无知之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是不懂文学,还是不懂历史?

从评论区里,我深深感到中国还需要更多像莫言一样有良心的作家。咱们刚刚从苦难当中走出来,许多人已经忘记苦难了,陶醉在如今的“盛世”里,为了政治正确,否定过去。可是这种事情,你不说,老外就不知道吗? 掩耳盗铃而已。

正视历史并不丢人,不敢面对过去的自己,才丢人。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吊打莫言的所有作品;莫言给鲁迅提鞋都不配……

说这话的人,估计初中都没毕业。我敢保证他不但没读过莫言的作品,连《平凡的世界》都没读过。

别的不说,只说用词。 张口闭口就是吊打、秒杀之类肤浅的网络词汇。讲话不经大脑,张口就来,字里行间只有情绪、戾气 。

这类人言行极端,喜欢一个人将之神化;痛恨一个人,将之妖魔化。最可恶的是,他们抬高路遥,并不见得有多么喜欢路遥,而纯粹是为了贬低莫言。

《平凡的世界》虽然经典,但只能算准一流的作品。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低,不是说内容正能量就够了,还有叙事上是否有创新以及对人性的挖掘程度等等。

很显然,《平凡的世界》对人性的挖掘,不如莫言的作品。

04

有人说,莫言把“偷麦穗”说成“拾麦穗”,太无耻了。 看门人不会无缘无故打莫言的母亲,肯定是他母亲偷了麦穗不承认还撒泼,才挨打的。

拿现在的道德框架去评判那个时代的人,本来就是错误的。说这话的人,应该大概吃得太饱了,饿你三天,别说偷几颗麦穗,为了填饱肚子,多无耻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至于说看门人不会无缘无故打人的这些网友,也太低估人性的恶了。

越是落后偏僻的农村,人性的恶会被无限放大,仗着自己家族大,拳头硬,没有理由地去欺负别人的事情还少吗?

何况那个时代,人性都是扭曲的,再离谱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又有人说,那个年代根本不是莫言写的那样,那时候民风淳朴,人很善良,一心为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他们认知里,那个时代没有苦难,没有饥饿,反而是盛世了,应该大加赞扬、歌颂。

咱们再不要脸,也不能说出这种话啊。

网络把这帮人的无知、愚蠢、丑陋全暴露了。

05

有人说,莫言是个下流的作家,《丰乳肥臀》就是一本黄书;还有人说,莫言连自己的母亲都诋毁,根本不配当人,是魔鬼。

你根本就没有看过《丰乳肥臀》,不过看到书名,就说是黄书,只不过是四个字,都能联想到女人的大奶子、大屁股,你说莫言内心阴暗下流,你自己不也很下流吗?

《丰乳肥臀》不是在诋毁、抹黑母亲这一形象,恰恰相反,它是对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的热情歌颂。

06

有人说,这个时代信息发达,民智已开,咱们不需要莫言这类的作家为人民说话了。

这帮人吸收一点碎片信息就以为得到了智慧,群众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盲目、愚蠢的本性。

人类一旦没有了文学的滋养,后果是可怕的。就像现在这个时代,人被彻底物化了,思想贫瘠、精神空虚,甚至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都退化了。

网络新闻的标题、内容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挺住、泪奔、秒杀、厉害了我的国……

这很符合咱们这个思想大一统的时代需要。正能量,感动万千网友。

07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咱们所有的一切都和政治挂钩了。

买哪国的车子,用什么品牌的手机都能和爱国扯上关系。

喷子们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振臂一呼,一帮乌合之众汇聚旗下,对别人大肆批判、辱骂甚至诋毁。

乌合之众大多集中在抖音、头条、快手这几个平台。对任何看不惯的事情都要质疑,无论懂不懂都要杠一杠。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处于社会底层,没文化。所展现出来是,狂热,盲目、冲动,情绪化、低智商……这是勒庞给群体所下的定义,用在这群网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乌合之众的三观都是抖音、头条塑造的,中国是天堂,外国是水深火热。中国永远是第一,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亡我之心不死。

外国人放个屁,他们都能嗅出反华的味道。

中国两位诺奖得主,莫言、杨振宁都被他们打着爱国的名义骂得体无完肤。有人曾抱怨中国出不了大师,出不了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但是咱们又是怎么对待大师们的呢?

泱泱大国,难道连这点气量都没有吗?

鲁迅说,中国不是缺少天才,而是缺少养育天才的土壤。

真是有先见之明。

他们并非真正的爱国者,不过是一群狭隘、自私的民族主义者。

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长此下去,会阻碍国家的进步。

08

什么是大国气度?

四个字:开放、包容。

汉唐盛世就是这样的。

提起大唐,咱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武力多牛逼,把周围的国家揍得满地找牙,而是灿烂的文化,是唐诗,是李杜。 一众小国不是被打服的,而是被大唐的文化所折服,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只为一睹大唐气象。

那时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没有排斥,而是融合、吸收。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发展,汉化为本土禅宗。

中华民族正是以这种开放、包容的大格局,才发展成今天的多民族国家。

现在,咱们国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文化上却落后了一大截。

文化上的进步需要艺术,别的艺术类型,比如电影更没有希望,只有靠文学。

09

最后再说一下莫言的作品。

莫言的作品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写的,这是所有伟大作品的共性。作家的眼里没有政治、善恶,民族、国家等等,有的只是人性。

这也是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无论你是什么人,古人、今人、外国人、中国人,人性都是共通的。

我从来不认为莫言是在刻意抹黑中国人。艺术是多样性的,作家审美取向不同,关注点就不同。而莫言的作品中从来都没有刻意回避人性善的一面。喷子们内心阴暗,看到的自然都是阴暗了。

不是说正能量、唱赞歌的就是好作品。

唱赞歌的事情,有大把的人去干,如果所有的作家都跟着唱赞歌,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10

文学作品的经典地位,并不是当时确立的。而是经过许多年,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解读、批评才最终确立的。为什么呢?因为文学和别的事物不一样,必须要脱离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还有一点,任何作品都有预想的读者,网络小说的预想读者很明确,就是那帮乌合之众。而有些作品对话的对象并非当代读者,而是后代读者。

所以有的作家,死后很多年,作品的价值才被人发现。

我认为,时间会证明莫言是伟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获诺奖,遭网民围攻,暴露了国人最丑陋的一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az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