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女人管钱
冯小刚说:
“不用小鲜肉,
一样能拍出最牛的青春片。”
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01.
故事要从这里开始说起......
“哇!农农一笑我的心都要化了!”
“范丞丞的新发色帅到爆表!”
“表白我们家宝宝蔡徐坤。”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爱奇艺今年的开篇之作——《偶像练习生》。
魅惑的眼神、甜甜的笑容、炸裂的舞台表现,这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小鲜肉以满满的新鲜度引得无数迷妹尽折腰,同时也创造了超高流量。
截至目前,九期节目的总点击超过18亿,微博阅读接近80亿,几个大热选手席卷式地承包热搜。
超高的流量自然吸引了大批金主爸爸抢着投钱。农夫山泉、小红书、你我贷和网易云音乐非常“幸运”地抢到了这个“香饽饽”。
为了对得起金主爸爸们的赞助,节目组在广告营销上下足了功夫:品牌logo在节目中无死角露出、粉丝要通过关注赞助商获取投票通道,最不要脸的是,每期练习生的第一名可以获得个人打榜时间,短短两分钟内,练习生有一分半都在念广告词。
我很久没看到过可以跟脑白金匹敌的洗脑广告了。
这广告的效果应该是极好的吧。
但,事实恰恰相反。
花了大价钱的赞助商们并没有等来飞速上扬的曲线,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令人崩溃的结果:小鲜肉们的热度和产品的热度就像飞机和火车。
飞机永远在天上飞,而火车一直在地上跑。
从百度指数发布的波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目每到周五周六,热度会到达高峰,但广告主的热度一直在贴地前行。
明明不是两条平行线,却永远没有交汇的那一天。
金主爸爸们的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成了钱多人傻的“冤大头”。
他们此刻只想唱起那首《太委屈》。
02.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个悲伤的故事。
若问小鲜肉代言哪家强,手机市场绝壁上榜。
不是有这句话么,“世上综艺千千万,OPPO、vivo各一半。”
看看这两家手机的代言人名单:鹿晗、李易峰、TFboys、陈伟霆、杨洋......顶级流量小鲜肉一个不少,我真心觉着这两个牌子混的是娱乐圈。
原先专注于产品的小米和华为也按耐不住,紧随其后开始了“抢肉大战”,特别是小米,愣是花了两倍的价钱从华为手中抢来了吴亦凡,还煞费苦心地狂铺广告,为的就是洗掉他身上的华为印记。
小鲜肉们带来的销量也确实非常耀眼。
光从旭日大数据公布的2017年国产手机品牌销量总榜来看,2017年全球的手机销量约20亿部。其中,OPPO、vivo、华为、小米牢牢占据榜单前五的位置,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都在上涨。
这数字太让人兴奋了,OPPO、vivo应该赚翻了吧!
哎...你们这么兴奋,我都不忍心告诉你们:
和投入的相比,他们赚得未免有些萧条。
从Counterpoint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的市场数据来看,一台OPPO手机的平均利润为91元(14美元),vivo为85元(13美元),华为好一点,利润为98元(15美元)。而没有明星代言的IPhone呢?人家一部手机可以赚980块(151美元)!
那小鲜肉的代言费呢?高得有点不可描述啊!
鹿晗代言费8000万,吴亦凡8000万,TFboys紧随其后,7000万,杨洋4000万,李易峰也将近4000万......
如果我没有记错,企业应该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吧?
下了这么多血本请小鲜肉,赚得还不及苹果的一根小指头,敢情他们的口号是:“辛辛苦苦办企业,兢兢业业养小鲜肉。”
更尴尬的是,在最赚钱的高端手机的市场,苹果的统治力从未动摇。
我问了很多身边的朋友,“你会买一部5000块的OPPO手机吗?”,大家的回答都异常默契:“我干嘛不再多花点钱买一部iPhone啊!”
因为在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一个“隐性标准”:小鲜肉代言的手机是流行的,但不是高端的。
顺带给这些手机大佬们点一首《泡沫》好了。
03.
如果说小鲜肉们在产品营销上带来的效果还算是初见疲软,那么,在电影市场,卖“小鲜肉”特别容易栽跟头。
比如以下这些:
《建军大业》堪称一部小鲜肉收割机,一度喊出16亿票房,最后仅收入3.8亿元,说好的国庆献礼呢?礼轻情意重啊?
《鲛珠传》请了《那些年》的王大陆,制片人也豪言“至少20亿”,票房最终定格在了可怜的1.14亿;
而杨洋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号称8亿保底,最后延长放映期也只挣扎到了5.35亿。
不知道这些“号称”的人有没有想过被啪啪打脸的那一天。
反之呢,要是哪个导演想拍一部口碑炸裂,票房破纪录的片子,“不用小鲜肉”似乎能让那一天来得更快一些。
黄轩的《芳华》,豆瓣评分7.8,票房14.22亿;
张涵予的《湄公河行动》,豆瓣评分8,票房11.85亿;
吴京的《战狼2》,豆瓣评分7.5,票房56.79亿;
张译、杜江的《红海行动》,豆瓣评分8.5,票房35.48亿。
看到了吗?没有小鲜肉的电影才是好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荧幕上小鲜肉不吃香了,小荧幕还会远吗?
小鲜肉电视剧收视率低迷、被积压撤档还是小事,有的拍出来之后就被打入冷宫,永远等不到被观众临幸的那一天。
湖南卫视的《择天记》收视率徘徊在1%左右的成绩,这与鹿晗超高人气相比,差了十万儿八千里;
张艺兴的《求婚大作战》首播收视0.5%,豆瓣评分就4.1;
盛一伦的《将军在上》遭江苏卫视退片,金马影后马思纯也无奈连带着遭了秧。
千言万语一个字:哎......
04.
产品营销失灵、坐上电影市场的冷板凳、电视剧扎推被退......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指向一件事情:“小鲜肉”们的颓势挡也挡不住,他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为什么会这样?!那些受到资本万千宠爱的小鲜肉们不起作用了么?
是国民审美升级了吗?是小鲜肉人设崩塌了吗?还是业内三番五次的批评?
但这些原因并不能够让小鲜肉们的下滑趋势显得板上钉钉。
真正给小鲜肉们泼冷水的,不是别的,而是——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成了因果关系?!
我们往下看。
[指数思维]在2017年调研了一组数据,特选了一组拥有顶级流量的小鲜肉来分析他们的粉丝组成。
他们的粉丝年龄多集中在19-24岁,正是少女心泛滥的年纪,每天就想着让吴亦凡喊你起床,鹿晗哄你睡觉。
其次是12-18岁和25-34岁,前者属于青春期的懵懂,后者属于熟女们的最终幻想。
35岁以后还追在小鲜肉屁股后面的少之又少。比如说我妈吧,那些小鲜肉的脸和名字从来就对不上号,看电影只认黄渤、冯小刚。
我们再看看近几年的人口出生率和17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
把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一个重要的信息呼之欲出:19-24岁的年轻人慢慢长大,而出生率加速下行,这样一来,喜欢小鲜肉的人群自然减少,30-59岁的人口在不久后就会成为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可不需要小鲜肉来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最喜欢看的是黄渤、陈道明、胡歌这样的,有大批代表作撑腰的演员。
所以啊,小鲜肉价值的下滑怪不得观众的挑剔和业内人士的批评,只是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对他们又感兴趣又肯花钱的人变少了,没人给小鲜肉买单,资本还会硬往上凑吗?别忘了,资本没感情,比谁都势力。
真应了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离职时说的那句: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05.
回想中国的娱乐市场,无论是深受港台影响的90年代,还是现在什么风都有的全民娱乐时代,艺人都可以分为两大类:靠脸吃饭的和靠作品吃饭的。前者我们通常叫明星,后面的我们会称呼为演员、歌手、表演艺术家。
对于一个演员或者歌手来说,他们的价值会直接体现在演技和歌艺上,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有人买单,不信你看费翔的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和电视上重播了无数遍的《西游记》,是不是人人都知道,根本不分年龄段。
再看看几乎没宣传就成为爆款节目的《声临其境》,朱亚文的“宝贝儿”苏炸了万千女性的心,实力派的胜利总是那么地令人服气。
但小鲜肉正好相反,他们有颜有资源,有粉丝有机会,就是没有代表作,他们的价值只有流量,而流量的来源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年轻的粉丝。
表面上粉丝对偶像言听计从,每天都上演着爱的供养,可实际上呢,粉丝们会成熟、长大、变心,最后毫不留情地把你抛弃。
我只想说,没有代表作的小鲜肉就是粉丝的傀儡而已。
失去粉丝的小鲜肉也就是个长得稍微好看一点的年轻人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