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力资源管理分享汇(十)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

人力资源管理分享汇(十)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

作者: 董奇千里草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9:39 被阅读0次

上次我们分享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和作用,这次我们具体梳理一下需求预测的流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现实人力资源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三大类。其基本程序包括:

一、准备阶段

(一)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系统

1. 企业总体经济发展结构性预测: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及产品发展预测、企业文化。

2. 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预测:各类人才总量与结构(存量与流量)。

3. 人力资源预测模型与评估系统。

(二)人员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1. swot分析: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匹配。

2. 波特竞争环境五要素模型:竞争策略、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供应商、顾客。

(三)岗位分析

1. 专门技术人员:生产、装配、维修、检验、辅助。

2. 专业技术人员:机动平台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人员、机械产品装配工艺人员、工程设计人员、检测计量与检验人员、服务性技术人员。

3. 经营管理人员:战略、运营、市场、职能保障、社会服务类等。

(四)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

1. 数据采集:直接和间接调查(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和人力资源数据,存量和流量变动情况)。

2. 数据初步处理:并购部门数据增补与剥离部门数据删减。

二、预测阶段

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结果确定岗位职务序列和人员配置标准。

2. 人力资源盘点,分析人员超蝙缺编和任职资格匹配度。

3. 讨论修订统计结果,得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量。

4. 根据历史数据,对退休、离职和流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

5.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任务量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需要增加的岗位和人员数量,得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6. 综合平衡测算现实人力资源存量、未来人力资源流失状况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得出未来预测期内人力资源净需求总量。

三、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一)计划期内员工补充需求量=计划期内员工总需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数+计划期内自然减员员工总数(自然减员包含退休离休辞职人员)

(二)需求分析方法:生产性部门多采用生产任务总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定额定员等指标测算,职能管理部门多根据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工作分工、工作总量和定额标准等要素测算。

(三)分析周期:长期中期短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分享汇(十)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cc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