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道
前两年看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全本贯穿的文眼: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一句话连接了基督教、道家、佛家,初读小说时,觉得又玄又炫,似懂非懂。最近看了电视剧《天道》,再反刍几点书中的要义。
文化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属性,是熟人文化,弱者文化,皇恩文化。因此要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祈祷老天爷的风调雨顺,祈祷青天大老爷为自己做主,跪求父母官为自己当家做主。将自己的人生幸福与成就,寄托于家族、传承、外财、捷径、雨降甘霖。王跃文饰演的丁元英,对这种传统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反思,并通过三个事件,诠释了自己内心的强者文化。
1、死囚净地
首先是警察芮小丹在丁元英的指导下,与死囚王明阳的对话。一个可以判10次死刑的死囚,其哲学与文化素养深厚,蔑视警察,拒不开口出卖头领。小丹与之对话讲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
强盗逻辑不是强者文化,恰恰是弱者文化的极端体现。正因为弱者无法在同等条件下,获得和强者一样的财富及成就,才会通过抢夺的方式,暴力夺取财富。因此武力/暴力,不等于强者。虽然罪孽深重到,判决10次死刑都不够,但是强盗也需要心安,需要给灵魂找到归宿。
小丹用这样的方式,让沉默死囚张开了口。所有人来到世上,无非两个目的,第一目的是生存,求存之后就是给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或者给灵魂找一个安放的归宿,哪怕是强盗与死囚。
第二层。
宗教是否能够安放灵魂,王明阳嘲笑基督教是用末日审判,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用人类创造的神的形象,来像哄孩子一样,反过来哄人类。小丹评判到,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有形象化的说法,有利于人心向善。更重要的是对于强者来说,实现了自我救赎,走过了天堂的窄门后,他才会发现,原来门的那边没有神,他自己变成了神。
因为神就是规律,就是天道。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一个人顺应规律与天道,他就不需要遥远的救世主来拯救自己,不需要外在的神来救赎自己,他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第三层。
被折服的死囚问到,自己现在领悟后,又能怎样,马上就要死亡了。小丹说到,只要人开悟了,哪怕只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内,他的灵魂是干净的,得到救赎的,他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赎罪和背叛是两回事,不要用对罪犯的包庇和所谓的义气,牺牲了自己灵魂救赎的机会。人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并给了死囚尊严,为他点上一根三五烟。
2、五台山求心安
丁元英和韩楚风上五台山,和方丈论佛法。此处比较深奥,我选择自己能理解的略写一点。方丈说,佛家讲无差别心,人人平等。但是韩楚风认为,强者文化和弱者文化天然不平等,社会天然存在阶级。不应该用一般人的道德标准对标强者文化,强者文化应该用更高的道德要求要求自己,反过来给社会开创风气与方向。
得到的熊逸佛学50讲,讲到了其实佛学的起源本来就不平等,佛教从印度发源,先天吸纳了印度的种姓社会、婆罗门的元素。比如佛祖一开始是不允许女人出家的,后来允许了比丘尼后,也大大贬低女性地位。一个修行百年的比丘尼,见到一个刚诡异的比丘,也要对之行跪拜之礼。龙女成佛的故事,也是让龙女先变性为男,之后才成了佛。只不过后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出于扩大影响力,吸纳更多民众的目的,慢慢演化为了众生平等,菩萨也有了女相等等。
3、格律诗杀富济贫
初读小说时,只觉得是一个精彩的商战故事,对其中的哲学意味感受的较少。丁元英用格律诗音像公司,和王庙村个体工商户,用法律意义的合作关系,传统观念的隶属关系,用北京做道场,伦敦、柏林、巴黎做轿子,吸引了乐圣入局,老三的公司德雷思敲敲边鼓,两套音响只卖乐圣一套音响的价钱,价格战强迫乐圣收购格律诗。
一场商战,创业两年的三个市井小民创始人,叶晓明、世杰、刘冰从井底爬到了井沿,看了一眼花花世界,就因为自己的见识、农民的短视、弱者的恐惧而坠入了井底。小聪明如叶晓明,无非白玩一场。小聪明+违反底线的刘冰,则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老老实实的农民世杰,就赚一份老老实实干活的辛苦钱。
《天道》提了两个问题,聪明和智慧,在多大层面上可以兼容?为什么面对格律诗被乐圣告上法庭这同一件事,三个创始人选择退股,肖雅文却发现了中间的机会,大胆买入,从打工者变成了董事长兼CEO?一个社会底层的,长期受到弱者文化影响的人,有可能在强者文化的逻辑中生存吗?
杀富济贫可以扶贫吗?或者对弱者的帮扶能让他们变为强者吗?丁元英不这么看,输血式的,慈善式的扶贫与帮助,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必须要打碎一些观念,打破一些思念,让弱者学会天道,学会规律,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从来都没有什么遥远的救世主,自己争取机会,承担风险,全力以赴,仅此而已。
原著的结局,小丹与通缉犯激战,自己身负重伤,毁容残疾后,选择自杀。丁元英说她,自己选择了如何活,自己又选择了如何死,来去自如。但弱者文化习惯于,宁可跪着活,也不站着死,孰是孰非,吾性自得。
原来看书,只是认可强者文化,但是弱者文化相当于不连续性的曲线,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下,无法自己突破,其实也是一种悲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