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全书快看完了,和两个朋友聊起这个,于是想浅显地梳理一下指数基金的投资原理和买卖方法,下回好直接把这个文章甩给他们就好。
简单来说,基金就是这样:老A说服群众B-Z各自拿出一笔钱,然后老A拿这笔钱去买股票、债券或投资其他可以赚钱的东西,赚到钱有了收益之后,老A留一部分收益当作自己的劳务费,其余的按B-Z投入的比例回馈大家。如果亏了钱,老A照样抽取劳务费,所亏的钱以及老A的劳务费照样由大家分摊。
老A运作的这笔线就被称为基金,老A就是这个基金的基金经理。
根据老A投资的东西不同,将基金分为不同的种类,只买股票的叫股票型基金,只买债券的叫债券型基金,多种同时买的叫混合型基金,等等。其中,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最高,收益也最高(因为股市风险大)。但是买股票型基金比直接买股票的风险要低的多,一是因为老A买了很多很多只股票,鸡蛋装在很多个篮子里大大降低了风险,二是老A在投资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所以把钱交给他来买股票比自己什么都不懂瞎买要强。所以我们买了老A的基金之后,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途径“监督”老A有没有赚到钱。如果他很能赚就继续把钱交给他,或者再拿出更多钱给他好让他赚更多钱;如果他不能赚就要考虑是把钱拿回来认赔止损,还是再给老A多一点时间翻盘。
以上就是基金投资的思路了。
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是指数基金,它是股票型基金中的一个小分支,他的出现完全依赖于各种指数。
概念普及:指数从哪里来?
证券公司和第三方评估公司都会出指数,他们根据各种评估标准列出各种指数,指数都是公开可查的。可以将指数理解成一个个榜单,例如排名前五十的有“上证50指数”,排名前300的有“沪深300指数”,各个行业也有各自的榜单,比如银行业、地产业、军工业。
每个指数都对应有一种或多种基金。
指数基金与非指数基金的区别在于,老A只买某指数榜单里的股票,不在榜单里的股票一率不能碰。比如“华夏50AH指数基金”,老A就只买出现在“上证50AH指数”榜单上面的股票。指数榜单帮我们选出了相对比较靠谱的股票,老A即使再看好榜单外的股票也不能买,所以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榜单限制了老A,降低了因老A个人投资喜好造成的风险。
国内的指数有几十种,怎么挑选出好的指数?
可以根据自己坚持的投资理念来筛选自己信任的指数。比如价值投资派一向看好大盘蓝筹股,所以“上证50指数”是个不错的选择。再比如看好某个行业发展的人可以选择相应的行业指数,比如银行行业指数、地产行业指数、军工行业指数等。
选出指数之后,怎么选择基金?
选好指数之后,查出这个指数对应有哪些基金,然后选出成立时间长、资金规模大、历史成绩相对优秀的基金,这些就是重点投资对象了。
选好基金之后怎么买卖呢?
这周的脑细胞份额用完了,下周再说怎么买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