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漫漫阅读路

漫漫阅读路

作者: 大象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07:00 被阅读0次

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很多人从学毕业出来之后就很少学习了,那些讨论学习无用论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他们,那学习到底对他们有用吗?回答这个问题会涉及到一个心理学概念“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即一个人潜意识里先入为主的判断和信念,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和信念最后真的实现。

如果他们潜意识里都认为学习是无用的。那么行动上会跟随意识以致最后成为而现。

有个类比是这样说的。“教育就像一副眼镜,在戴上眼镜之前和戴上眼镜之后,你所身处的世界是一样的,但是戴上眼镜之后,你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清晰的世界······”

那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获取知识提升自己

已知的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有:“体验”“试错”观察”“阅读”。体验可以通过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获得信息。试错我们犯错来获取并积累经验。观察就是可以依靠观察他人的经历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进而转为自身拥有的知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方式是阅读,因为阅读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超越种族和国度之间的鸿沟,你可以读一本两千年前的《弟子规》,也可以读最新出本的任意一本图书,当然还可以读其他国家或语言的书籍。

阅读的误区:速读

我相信喜欢阅读你的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或多或少寻找过关于阅读的方法,也一定买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

我先说我自己的吧。我刚出来工作时是没有阅读习惯,后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开始学习开始阅读的。

我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为了读得更多,更快,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在网上查找了不少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的方法,买过这类的书籍也有五六本。读过之后发现那么多关于阅读方法的书无一例外都提到“速读”也就是训练眼球加快阅读速度,跳读。这样做觉得是速度一下子提升很多,但是它在欺骗你的大脑,你并没有理解书中的内容,理解上也容易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不说这个方法好不好,反正我没有从这个方法中有过多大的收益。甚至发现这个方法把我带偏了。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但是速读让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快”上面,也就是我关注焦点从理解书本的知识偏移到了快点读完。甚至还产生读完这本书,觉得收获不大是因为读的还不够多。于是再次为了追求阅读数量而速读。进入一个怪圈。

阅读的方法只有一个:只字不差地阅读,也就是精读。

这方法是2017年底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上学到的。我也是这样做的。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样的阅读速度很慢很慢可能还会带点急躁。但是我想告诉你精读不是慢读。精读的速度是可以提高的。提高的方法也只有一个: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精读。读得多了,理解能力就提升,速度也就上来了。就怎么简单。

当你习惯精读之后,就算再读一些简单的书,自然,理解得快,阅读速度也会加快。

精读我是用了大半年,基本每天保持一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现在才体会到精读速度也是可以提高的。当然我知道我现在也就是提高了一点,还可以再提高,只要我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

选书是在阅读之前完成的。

书是要精读的,没得商量。所以选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的挑选。喂脑子的饲料,不能用劣质品啊。

1 出版社: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在锁定的领域里知名的出版社。

2 作者: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 版次: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些“第 n 版”(n 越大越好)的书。

4 印次世代:有时,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乃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那就要看,有没有那种印次已经很多的书:比如,第一版第 n 次印刷(n 越大越好)

5 印数: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出版商都觉得一般的书,就没什么必要了。

6 “编”与“著”:编著这两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著”的意思是原创成分更多,“编”的意思是"拿来放在一起"……有的书缺德,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用“编著”糊弄读者。当然要优选“著作”。

7 参考文献:为了习得知识而去读书,多是技术文献之类的“非虚构类书籍”。如果书后没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那这本书不值得读——更多的可能性是,那并非是作者用笔写的,而是他用剪刀浆糊拼出来的东西。这一条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会知道中文书中,可选择数量其实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好书的“参考文献”往往相当于一个地图,你按图索骥,就会找到更多好书、经典书。反正我很多书但就是这样找到的

如何读懂难读的书

我的办法就是多读,对于难理解的段落就是反复阅读四五遍。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往下读留住先,后面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多翻目录,目录是整本书的构架,内容是构架上的装饰。所以看看内容也要常翻翻目录,始终清楚书本的写作顺序和思路。

对于一些生分的专业名词我建议是搜索引擎。不要用百度,不要用百度,不要用百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不会科学上网用谷歌,那么微信上的“搜一搜”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是对整本书都不太理解。除了反复阅读之外,还可以搜一搜这本书的解析,读完解析再去读。

我就是这么做的《穷查理宝典》《动物庄园》第一次阅读完之后知道其中蕴含很多智慧和真理,可是呢又总结不出来。然后网上差解析再回来读一遍。再读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神奇。

最后我给你一个为什么要读书且不能拒绝的理由。

“读书或许是你知识上体验复利效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漫漫阅读路

    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很多人从学毕业出来之后就很少学习了,那些讨论学习无用论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他们,那学习到底对他...

  • 漫漫阅读路

    阅读,通过与别人的对话,也是与自己对话,从而思考你自己,丰富你自己。阅读,它的最大作用在于打动你,引发共鸣,继而塑...

  • 阅读之路路漫漫

    今天已经读到《唐宋词十七讲》最后一讲了。不知不觉500多页的大部头也被我粗略的看过来了,于我来说实属不易。 ...

  • 路漫漫

    路漫漫, 路漫漫其修远, 路漫漫其不平坦, 路漫漫其与人争先! 路漫漫其难走完乎? 路漫漫其平常心, 路漫漫其随缘...

  • 路漫漫,路真的漫漫

    出生九零后,或许有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们这一代是非常寂寞孤独的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现实的社会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

  • 2017年NO3《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17.1.12 【阅读书籍】《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成长的漫漫长路》 【作者】约翰·卡特 作者是...

  • 路漫漫,荆棘漫漫

    2017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沉浸在刚考上研究生的喜悦之中,紧张而又充实的实习和准备着复试。虽然忙碌,但想来马上就能更...

  • 路漫漫,伊人伴!

    路漫漫,何其难 归途远,心难安 路漫漫,何其难 前方路,惹人烦 路漫漫,何其难 心向往,望其还 路漫漫,何其难 荆...

  • 路漫漫

    你来了 或者走了 一切都很安静 像云般悠悠 像雾般轻盈 像山间干爽的风 匆匆的轻抚了脸颊 却给了我满怀的好心情 你...

  • 路漫漫

    大一下 2018年5月27日20:15 总结: 上周还算努力,目前先把学习弄好,再想想其它的,这周也认识到学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漫阅读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fl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