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在地铁上的时候,对面有个年轻的妈妈,拿着手机看电视,旁边的孩子,估摸着三四岁,一个劲吵着,要玩手机。后来,妈妈被吵烦了,直接凶了孩子:“别吵!再吵,你今天别想吃冰激凌。”
孩子委屈地在旁边安静了几十秒,耐不住无聊,又问他妈要手机玩。妈妈烦了,当众骂了孩子。于是,孩子大哭了起来。
我一个好朋友,最近压力很大。原因是,新入职的公司里,主管不待见她。去交工作策划,总是碰一鼻子灰,被主管骂:新人不努力,不长记性还没头脑,笨!扬言她过不了实习期。
这个朋友,我一直认为,是很机灵聪慧,想法灵感,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主。没想到换个工作,竟得这样的评价。后来,我朋友说,她已对自己,极度怀疑,高压之下,自我否定,晚上都失眠,经常很晚才睡着,梦里,还常被主管咄咄逼人的气势吓醒。
我认识的一个长辈,当了一辈子老师,如今早已退休。上回见到他时,聊起我对未来的打算,他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不正儿八经,找个好单位,考个公务员或者老师,一辈子无忧无愁,多好?
我不禁纳闷,什么叫“你们现在的年轻人”?这是怎样的标签?这高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似乎,离不开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乱七八糟的努力吧。
02
我们总会听到一些,诸如责怪,辱骂,批评等暴力的言语,或贴标签的话。这类言语,即便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如受审判一般,心虽委屈,却又不知从何分辨。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必须得完成作业,我是为你好!
再比如,情侣之间:你看我这么爱你,为你付出这么多,你都不能关心我一下?
亦或者,同事之间:你这个策划案,一看就不行......
我一直觉得,沟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
这是你站在人群里,能否得到他人认同,或是,让他人信服的前提。
更何况,硬币总有其两面。
作为沟通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可以给对方套上枷锁,也可以让对方感到自由。同时,他人,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言语,来判断我们。
因为,我们的话语,对他人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的确,反映了,我们自我本身的内心价值观。
苏东坡调侃佛印,最后,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知。佛印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的确,我们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03
我的一个学姐,和她在一起,你会发现,她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再严肃的场合,再凝固的气氛,她总能通过自己诙谐的言语,一谈一笑间,将原本的尴尬,沉重的气氛,化解于无形。
会聊天的人,连老天爷也都喜欢,自然运气都变好。这个学姐,年纪轻轻,已是世界500强的中层管理者。
有一个词叫“口吐莲花”,这几乎是对一个,会聊天,会说话的人的至高评价。
且先不说,如何修成口吐莲花,事实是,大多数的普通人,甚至难以做到,与他人有效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神奇,平和,而又有效的沟通方式,他将其称为:非暴力沟通。依照它来沟通和倾听,能帮助人们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在双方都认可的情绪舒适区内,达到最有效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意在引导我们,转变我们原本的,简单粗暴的谈话与倾听的方式。不再完全地基于语言,条件反射一般去反应。它更强调的是,在双向沟通中,我们的自我观察与感受,如何通过训练,下意识地进行表达,及选择语言。
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对自我的不断觉察,在觉察中,专注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04
那么,非暴力沟通,究竟如何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有四要素:
a 观察
这一要素重在对外在现象的诚实表述:我所观察到的......
b 感受
对于第一点中,我的观察,我有怎样的感受,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感受,是内在情感情绪层面的感知,而不是自己的思想。
c 需要
是什么自我需要,价值,愿望等导致自己有这样的感受。
d 请求
为了改善这外在现象,清楚地表达自己请求(绝不是命令)。
如果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沟通,上面的例子里,也许是这样:
电梯里的妈妈,在面对小孩吵闹时,心平气和地,觉察孩子的需求,用这4要素完整进行沟通,她会说:宝贝,现在在地铁上,你看这么多人,大家都很安静,只有你这么吵闹(观察);你吵得妈妈有点心烦(感受);我一直希望你能够懂事一些,乖一些(需要);妈妈希望,你不要在地铁里这样闹脾气,你可以把你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妈妈,妈妈和你聊聊天(请求)...
如果妈妈能这样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一下子就安静了。
我朋友的主管,也许能对我朋友说:你做的策划案,...(具体指出哪里)有漏洞,可行性不强(观察);你这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我觉得有点不太理解(感受);我一直希望实习生能尽快融入工作(需要);你看能否仔细研究一下同事的策划案,有不懂的,虚心向同事请教,可以吗(请求)?
这样,我的朋友,也许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的长辈,也许能对我说:年轻人,都很有自己想法和主见(观察);我觉得有想法是好的(感受);但是,我一直觉得,年轻人也要为长远的稳定考虑(需要);你看要不要考虑去考考公务员或者教师,对你的人生可能更好(请求)?
或许,我的情绪抵触会少很多。
所以,你会发现,对于同一件事情,换一种回应的模式,效果会完全不同。于对方而言,你变得温柔,善于体察他人情感,理性又有自己的主见,对你,可能就产生一种天然的信赖感。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就是在信任的路途上行走吗?
试试看,用这种方式,增进你和伴侣间的沟通,增进你和同事的关系,增进你和孩子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