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作者: 茵小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1:32 被阅读0次
7acb0a46f21fbe096352c22662600c338744adf7.jpg

时隔很久的读书笔记终于又来了,主要是因为我读书很慢哎,经常断断续续的,很久才能读完一本,不如看电影快速,2个小时就够了,哈哈。

这次记录一本心理学书籍《亲密关系》,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最大的缺失是没有教过我们,如何找工作,如何找对象,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而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如何找对象,主要的是基于心理学上的对于亲密关系的研究。

作者搜集,整理并探讨了自古以来各个领域对于亲密关系的解读,不仅包括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成果,还包括诗人,作家,哲学家,医生等不同领域对于亲密关系的论述。它可以帮你意识到在亲密关系中犯的错误,教你如何改善和更好的处理亲密关系。这里的亲密关系不仅指夫妻,情侣关系,还包括朋友的友谊等等。叙述风格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实操性,某些方法还可以现学现用,值得仔细阅读。

这本书其实读起来略显枯燥,不过解答了我对于亲密关系的大部分困惑,修正了对于爱情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爱情观。

总结几个对我很有启发的观点:

  1. 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
    这些需求大都是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要,幼儿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我们会借由明说或暗示的期望和要求,把伴侣改造成这个满足自己的标准,当不能实现时,就感到失望愤恨。
    这时应该学习放手和接受,不把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而在自己内心寻找需要的事物,接纳本来的自我,摆脱需求的束缚,明白你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你的心中。

  2. 我们试图控制对方行为,认为那是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
    采取跟对方相反的立场来保持安全距离,以为就不会感到痛苦。然而把生命中重要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会让我们对每个人都保持距离。
    其实还有新的选择,就是如实如是地接受,对自己的痛苦负责,不怪罪对方,以同情理解的态度来应对,表达自己的痛,跟对方有效沟通,可以问自己八个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需要先澄清?
    (3)我所表达的情绪,那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背后还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情绪?
    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自私而觉得羞耻或有罪恶感,但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摊在阳光下,你就不会被它所控制,冲突就自然结束了。

  3.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出问题的框架。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百负责。

  4. 左右为难的处境,看起来似乎只有两个选择,其实可以把两个选项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选择,或者选其中一个,但是尽量以考虑整体的利益为原则

  5. 伴侣其实是自己的镜像,你必须接受自己的黑暗面,才能更爱自己,不再攻击伴侣的缺点。欣赏你的伴侣,表达你的感激,重复以上两步。

6.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会让我们执着于固定的行为模式,信念及心态,会阻碍我们的自发性,灵感,创造力和表达真正自己的机会。要试着摆脱这种观念。

  1. 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我愿意想象自己已经置身于爱中,自然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2. 牺牲与放纵是钟摆的两端,适用于二人的关系,也适用于自己,正是自己的牺牲滋养了另一方的放纵,不要觉得自己付出过多,你付出100%才能为关系贡献50%。

  3.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是不是有些观点看起来很像心灵鸡汤,但其实是我们自己明白却做不到的,能达到书中境界的大约是圣人吧。可是人必须不断地审视自己的错误,才能得到改变,经常摔跤的人会比较了解大地。得到亲密关系也不一定就是终点,不管表面上事情看起来如何,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应该尽所能地去感受及表达爱。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青年阅读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hq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