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对生活的摹写,而是对生活的重构。很遗憾,很多学生不明此理。他们为真实的生活所囿,为生活蒙蔽还沾沾自喜。他们太容易被生活拘牵,做了生活的忠实奴仆而不自知。他们不知道,驾驭生活,剪裁生活,才是高明的写作者!
教学札记:写作是对生活的重构和修饰而非简单克隆这次写作题目是“劳动课”。刚好有两个班在选科分班前举办了“分享美食,分享劳动成果”的班会活动。在分班后的第一次写作中,来自这两个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取这次班会活动作为题材,他们将分享美食当成写作重点,将原生态的生活搬进作文中,殊不知犯了写作大忌!
教学札记:写作是对生活的重构和修饰而非简单克隆写作的实质是按照题目的要求选取相关素材,根据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生活加以剪裁和重组,使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作品成为生活的P图,使作品成为生活更精彩的展示,使作品成为更值得过的生活!
来自这两班的多数学生写《劳动课》,即将“劳动课”写成了“劳动展示课”,这中间的差距相当大:前者要重点写制作美食,后者侧重在享受美食!因为审题不当,造成写作重点的偏移,文章就严重走样变形!一学生比较聪明,集中描写了烹制红烧排骨的过程,场景描写十分生动,但写劳动场景仅此一段!其它段落均为分享美食的场景,并且将前者嵌入后者的框架之中,这就叫本末倒置,详略失当,殊为可惜!
正确的做法是开篇即写烹饪场景并设置悬念,再以穿插的方式交待下厨的动因,将班会作为背景嵌入到文章之中,再重点展开烹调过程,再回叙烹调外行怎样变成烹调达人的过程,再交待食品在班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形,最后可以点一下劳动的意义。如此一来,文章岂不完美?
教学札记:写作是对生活的重构和修饰而非简单克隆写作是对生活的修饰而非照相。清华园的荷塘不过一方烂泥塘,可到了朱自清笔下,就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了。地坛在未开发之前就是一个废弃的荒园,可在史铁生的笔下却生机郁勃,绚美如画。这表明写作是对生活的修饰而非克隆。比如这一段写烹制排骨,就写得极美:
将买回的排骨倒入盆中,让人联想到将密集如蚁的鱼苗倾入长江,只恨倾倒的时间不够长。拌上少许面粉反复揉搓,再用清水冲洗几遍,排骨干净得像暴雨洗过的竹叶。让排骨在滴入黄酒的温水中浸泡,泡温泉的记忆油然而生。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像红袖佳人人温润的舌。端起油壶滴两圈明澈滑腻的茶油,用切碎的姜蒜炝锅,颗粒踊跃浮动,透出金黄;爆出的香味冲出锅沿,泛滥厨房,占领室内空间,又向室外漫溢。滤干的排骨滚落油锅,发出嗞嗞的声音,像情人的絮语,温暖而俏皮。排骨炒成黄亮的金色,又被蚝油和老抽浸染,显出厚重老成。加水煮沸,咕咚咕咚的乐音轻叩耳膜,抚慰心灵。一勺食盐,一勺鸡精,大火收汁,快速起锅,撒几颗葱花,一道美味大功告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