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倩彤
今天,有幸跟随导师来到北京参加一个如此高大上的活动,和各位名师面对面接触,在他们的课堂和讲座中取得真经,实属机会难得。
首先听的是宋运来导师的课,他的课堂把神笔马良课文与童漫作文的完美结合,呈现了一节极具导师特色而又新颖的童漫作文课。课始,问学生:神笔马良什么东西吸引你,从而进入句式的训练:当穷人得知马良有一支神笔时,想要···马良就···因此得出,马良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热心肠;观察事物很认真;接着,训练学生学会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说话方式,渗透学生说话要有详有略,要有重点的说话方式。
随后,课堂进入到神笔马良的童漫作文环节,既然马良有一支神笔,许许多多人会找他画东西,这一群人也不例外——-先让学生猜,然后出示图片【一群动物】,进而训练学生学会用等等以及省略号来概括一些说不完的话。精彩的部分是接下来学生模仿动物对马良的请求,在这个部分,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作揖,学会了说话要有礼貌,体会了动物们说话时候的情绪,并且,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得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有进步,演说的时候更是惟妙惟肖,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又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最后,创设情景让学生顺意写作,让写作有了读者,有了读的对象,并在此过程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翱翔。
下午,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也是另一番感受。首先得感叹一下王老师语言文字功底的厉害,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靠王老师的语言串联起来,在不断复述故事当中渗透童话需要有语言和想象的支撑,不然就是空洞的,没有血肉的,而这一个观点并不是靠老师讲出来,而是老师让学生去感悟。整节课给我的感受是气氛恰到好处,用音乐、语言、动画煽起了学生站在小鸟的角度去感受它找不到好朋友树的悲伤、忧愁和绝望,使得最后学生在想象小鸟说话时能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那只小鸟,面对这情景激发起那种伤心欲绝、依依不舍的情感。
最后,是窦桂梅老师的讲座,从神笔马良入手教老师如何上好《快乐读书吧》,她教我们,跟孩子们读书需要巧设悬念,让学生有种好奇心去读,这个观点与导师平时教我们的不谋而合,就是让学生产生想学的情绪。童话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有图也有文字,而普通在家里父母给孩子读童话与老师与学生读童话最大的不同是,老师能让学生从童话中学会点语文知识,学会说话,学会写作的方法,学会与时代背景相符合的道理。
今天三位名师给我们带来了三种不同风格的课,但一样的是,都带给我们精神的食粮,给我们满满的收获,让我们满载而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