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系列】之十,论当代媒体的通病。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个了,现在很多大媒体,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找不到自己应该待在哪里,或者说自己的位置。过于傲慢,想教育人民,却又放不下身段。
比如说某个日报,某个青年报。它们都带着“百姓”的名头,却丝毫没有融入“百姓”里来。
它们打着保护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旗号,批判“网络烂梗”,讽刺娱乐圈“有名无实”。这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它们却把一个个“网络热词”草率地定义为“恶俗烂梗”,会将当代人内卷过重,资源有限的当下,自嘲学历成了枷锁的孔乙己长衫说成是“放不下架子去劳动”。
本该具有影响,引导群众基础知识能力的大媒体,理应对各种社会现象有自己清楚的,标准的认知。结果如今却凭个人喜厌张口就来,拿起大帽子就乱扣。本该体贴的对象变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走进人民群众里才有发言权,学会几个名词就乱扣帽子,会打几个字就蹬鼻子上脸,“不了解我们的人不配批评我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像现在的学习一样,教育难道不应该对教育的对象进行深入体察和理解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你连你想引导的这群人你都不理解,那你就没有资格去引导。你所有的发言,不过是空洞的无用的指责,是傲慢无脑的发泄,是想强加意志的语言。
这是教育吗?这根本不是教育,这不过就是借教育之名,行傲慢之事。就像“八股取士”一样得到一群顺从自己旨意的傀儡,不过是得到一群机器,无用的废铁罢了。
欢迎关注:【浅谈·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