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第二天,阅读经济学理论,个人专业知识领域拓展拉开帷幕。
19岁那年,我给自己起了个“都市夜归人”的网名应当时的生活情境。
每天清晨躲在单位宿舍的天台上读书,我喜欢听自己朗朗爽口的读书声;8:30分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18:00骑上我的二轮小田奔向杭十四中的教室学习,当时的那门课叫—政治经济学。
因为传承父母未雨绸缪的思维模式,锚定自我目标并竭尽全力行动习惯,所以穿梭于生存、学习、维持能量的三点一线是一直来我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我热爱这样固本、开源与精进的生活,陪伴小朋友成长直至现在,经常有朋友对我说:“你时间自由,花钱不愁真好!”
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为,早起阅读已然成为一种我生活态度。
昨天早晨收到老师的新年祝福:“愿你在书中找到黄金屋,寻得颜如玉。”我问自己当下两脸颊消褪不见的肝斑,算不算自己在阅读中寻得了颜如玉?
阅读犹如植物生长所需的泥土与水份,是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阅读,这一整天全身像是有蛊虫在血液中渐渐吞噬的难受。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怎么样?”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父笑曰:“我也这样。”
此时耳伴响起杨父与杨降先生关于读书的一段问答,好似杨父与自己问答。
“啪嗒”一声,书本掉落地,我回过神,看了看手中的《结构性改革》。更加坚定了父母因吃无知识、无文化的亏,对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土地革命因为解读错识而误入歧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