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写刘表有意将荆州托付给刘备,这是后来裴松之做注的时候,引用《魏书》里面的记载。《魏书》的作者是晋朝王沉,这本书大约在唐宋之间就已经失传,后人对此书的研究不多,其少量的遗存文字大多保留在别人的著作中,就像裴松之注《三国志》大量引用了《魏书》中的资料。
王沉写的史书,受到当政者的影响,没有做到客观公正,所以《魏书》真实性要比《三国志》逊色许多。
假如这件事情是真实的,那我们以后人的视角,来猜想刘表托付时的真实意图和刘备拒绝的原因。
第一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11251/ab8d86077e9d053a.jpg)
某日,刘表坐卧不安,心想:曹阿瞒击败袁绍,统一北方,经过休整,短期内定会挥师南下。自己多年来费尽心力,将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天下最为安定的地区,眼看着大好形势就要被战争毁于一旦,痛心呀。曹阿瞒狼子野心,挟天子以令诸侯,青州兵凶悍善战,多年来四处征伐,现在兵多将广,无人能挡其锋。
自己英雄迟暮,不复当年,近来身体每况愈下,恐时日无多。荆州多年来未曾遭遇战火,兵甲不修,将士未曾操练。琮儿自幼性格软弱,值此危难之际,我儿能否继承我的衣钵?想来我死之后,他定会向曹贼递上降书顺表。刘备非久居人下之人,现虽引兵在外,倘若我有不测,他会怎么做?
荆州能有今日,是我多年疆场厮杀、拼着性命挣来的。刘备你一个外人,此前惶惶如丧家之犬,我好心收留于你。我倒要试试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识趣倒也罢了,否则,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过渡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魏书•王沉)
第二幕
刘备一听这话,立时汗毛倒竖,面色惨白,赶忙上前紧握刘表的双手:“景升兄何出此言。各位贤侄皆是人中龙凤,况且您只是偶感风寒,正当好好养病才是。请您不要多想。”刘表只是一声叹息,再不多言。
刘备离开荆州,一路上长吁短叹:“景升还是不相信我呀。前段时间,荆州有人投奔于我,就听说他很不高兴。最近我是深居简出,兢兢业业,你为何还来试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11251/e54df5cbe1898003.jpg)
我是想要荆州的,日思夜想,梦里头想。从24岁时,我离开家乡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好不容易才拉起自己的队伍,又获得了一些战功。后来,投奔自己的同学公孙瓒,守着平原县,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地盘。
当时,曹操威胁徐州,陶谦向我求救,我为陶谦保住了徐州。不久,陶谦病重,将徐州托付给我,我当了徐州牧。可恨反骨贼吕布,乘着我与袁术开战,攻取了下邳,并俘虏了我的家小。我第一次丢了根据地。
有仇不报非君子,我与曹操一起,攻下下邳,勒死吕布,从此投奔曹操。可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屈居人下?我趁着外出攻击袁术的机会,脱离曹操阵营而去,半路杀了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下邳。可是,好景不长。
(注: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先主传)
想起来一把辛酸泪啊!多年来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还没捂热就被人抢去了。
景你,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你倘若是真心实意,我定然感激涕零。
可我不笨啊!景升兄你何必试探于我。
为了传位给你家老二刘琮,你废长立幼,把老大刘封发配到老远的地方。这娃可怜,谁叫他娘死的早呢。谁不知道你现在的老婆蔡氏是母老虎,一心为着自己的儿子刘琮着想;娘家人多年来盘踞荆州,与本土豪强黄家、诸葛家、张家过从甚密,势力庞大;你小舅子蔡瑁结交文武百官,与张让分掌禁军,负责荆州城的守卫。这样,即使你把荆州给我,我敢要吗?
景升兄,你大概不知道,他们只等你一死,就向曹阿瞒投诚。可惜你英雄一世,到头来半世基业却葬送于这等宵小之手啊!”
刘备打马飞奔,一路匆匆返回新野。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11251/f897ce2d4d81b9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