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数学光荣地考了个89回来,虽说现在小学班上不再排成绩了,但拿他这卷面成绩而言,绝对是掉在最后赶鸭子那一茬的。
默念三遍“亲生的”,才强忍住想揍他的冲动,坐下来平心静气把卷子上的错题逐一检查,那种想捶人的冲动又涌了上来。
除了题目字太多或者不认识字没读懂题目的以外,剩下的错题都是令人哭笑不得:
爸爸距离大树10米远,小朋友距离大树有3米远,问:爸爸距离小朋友有多远?

儿子不假思索写下:
3+7=10(米)
大概还怕老师看不懂,在“7”上画了个圈,表明这才是他得出的答案。
题没看懂?看懂了,只是他的“看懂了”是强加了自己的意志在答案上,从而曲解了出题人的意思。
我问儿子:知道为什么要用减法吗?
答曰:知道,总长度减去已知长度,等于未知长度。
我又问,那为啥不按照这个思路来解题呢?
儿子脑袋一歪,那好没创意!
我一口老血喷出来,也不知是我的年龄太大思维僵化,还是儿子那思维太活跃,跳出了答题人的五指山,一边感叹这臭小子伶牙俐齿胡搅蛮缠的功力见长,一边耐着想揍他的想法,把题从头到尾重新给他捋了一遍。
题对他而言其实并不难,只是想扭转儿子那所谓的“有创意”解题思路有点难,好在臭小子理解他母上大人的良苦用心,很快便懂了。
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我,为解一道立体几何题,画上了密密麻麻的辅助线,看的学霸同桌一脸懵也没看明白我是怎么把结果给证明出来的。数学老师看罢,重新在黑板上将几何题图放大N倍标致地画了出来,我的解题思路才得以证实,虽说笨是笨了点,但曲线救国总完成了任务。
然后,数学老师指着我画的那一大堆辅助线笑道:
“有创意!”
这自然是对一个学渣解题思路的最高肯定。
所以这次我也不能一口咬定儿子的解题思路是错的,只能一边给他解读出题人的意思,一边告诉他这么有创意的见解,咱们把它写进手账里就行了,卷子上的咱们还是应当尊重出题人的意思,意思意思就够意思了。
儿子似懂非懂,愣了半天,才回答,哦!
愿下回儿子能理解他老妈的意思,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不用太有创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