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小结。
体会:作为妈妈,打起精神是必须的。
周六的小松懈。
茗粲上午单词赢晚上数学,二粲休息的周六。
这是一个看得见的干扰源。书阅读的兴趣明显减少。周六是阅读的时间,他在院子里玩了半天,那个数学题我们一起读题十几遍。即便茗粲,我也看到了那个深入思考的心是不容易的,他读了弟弟的题,读了几遍,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思路,然后说还是要去做自己的数学题比较安心。没有强求他必须说。
听到自己说:没有强求。
反观自己,似乎有点松懈下来了。看起来是周六的缘故,想起来何老师说的“打起精神”这几个字,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精神没有耷拉下去的时候呢。
对二粲,有点没有耐心了,就想着周六,随便他一会打,其实他会出来一会喊一声哥哥。晚上睡前看他尖子生题库,面这厚厚一本,生出一些贪念,希望他可以顺利进行这本题库训练。
对比了“53”,感觉这本尖子生有难度层次。前面设计有例题讲解。周一观察二粲做题过程。
我自己读书的一天,读了《终身成长》,有句话说的很有感触:通过行动提升自己的水平。通过练习保持水准。
这两点对应两个孩子今天的学习和行动,特别是二粲对于思考那道数学题,看来调动起来不容易。我看到他真的在逃避思考过程,这个时候有情绪会来,孩子的浮躁,着急去玩的心态,不愿意在课外时间多付出的样子,看得真实。
过了十几分钟,反复读题,也问为什么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他有点体会,那个不是除4,就是除5,思维习惯确实容易去“猜”,做那里看,想就是猜,就是缺少动手,对这道题画一画,想一想。
经历这个看见的解题过程,对于茗粲,作为妈妈,在他刚入读五年级盲目乐观的回忆,他数学每次80~90,就觉得还行。对于茗粲那个利润率算式出现,x/100%x,看了先是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何老师反馈回来了,他就去做那里改。是不是猜的过程我没有看出来,这个对于二粲就是明显的,首先做了错了,老师不说不打“叉❌”,就认为没事,觉得过关了的那种心情。
实践的决心:每日行动每日精进,打起精神。
我希望自己毫无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