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胡言·乱语 诗

胡言·乱语 诗

作者: 好敏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22:21 被阅读0次

    写诗也好,读诗也罢, 追寻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我喜欢的一些句子,文字未必多见华美,但是意境跃然纸上。

    比如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打动我们的不是芬芳的菊花,也不是巍峨的南山,而应该是当时诗人那种怡然自得的情绪;透过这两句诗,我们很容易遍被他的情绪感染了。又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情此景我们不能亲见,无法有深切的体会,所以不觉其境美;但是诗人的情绪却分毫不差的传达给了我们,所以觉得其诗美。再比如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用句夸张,实无诗家之美感,可是感人,为何?读之豪气与酒气扑鼻而来也。

    陶翁诗中最打动我的并不是他所描绘的自然,而是他对待自然的态度。看看古人对其评价也是极其之高的。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李白《戏赠郑溧阳》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杜甫《遣兴五首》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邪?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氏子操觚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麴糵之托而昏冥之逃邪?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韩愈《送王秀才序》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欧阳修

    “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梅尧臣《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久甚过不》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轼《与苏辙书》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比庾开府之所长也;然有意于为诗也。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虽然,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故。孔子曰:“宁武子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渊明之拙与放,岂可为不知者道哉!”——黄庭坚《题意可诗后》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高山。”——白居易《题浔阳楼》

    “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陆游《自勉》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难闻?”——辛弃疾《书陶渊明诗后》

    “诗本触物寓兴,吟咏情性,但能输为胸中所欲言,无有不佳,而世但役于组织雕镂,故语言虽工,而淡然无味。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叶梦得 《玉涧杂书》

    “诗到极则,不过是抒写自己胸襟。若晋之陶元亮,唐之王右丞,其人也。”——清.徐增《而庵诗话》(虽然是评价王维的话)

    “《古诗十九首》如天衣无缝,不可学已。陶渊明纯任真率,自写胸臆,亦不易学。”——清.王士缜《师友诗传录》

    真是句句深得我心。尤其是“诗到极则,不过是抒写自己胸襟”。故心中无诗,是断断做不出好诗的。古人好做一个应景诗,大家一起吃个饭逛个青楼什么的,就各作诗一堆,唱来和去,其实挺肉麻的。好的诗都是无心得之,而这个无心,其实是有心。

    非常喜爱陶翁,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苏东坡曾经仿照陶氏做诗百余首,自以为得其意思,其实无聊得很。

    古人云:诗以言志。这个志所限定的范围未免小了一点。

    四言意古。

    《青溪小姑歌》云: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类“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也。

    胡言·乱语 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言·乱语 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wg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