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崔道融一首描写农耕时节的诗,反映农民的辛劳,体味粒粒皆辛苦

崔道融一首描写农耕时节的诗,反映农民的辛劳,体味粒粒皆辛苦

作者: 马放南山坡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21:42 被阅读0次

中国自古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依靠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老天庇护才能吃上饱饭,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在生产力极其低下,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原始的状态下,想要吃饱饭那就付出艰辛的体力劳动和集体智慧,于是制定二十四节气,划分春分、谷雨、清明等等来指导农时,田间地头不等人,旱涝风雨不由人,因此形成了守时抢时间播种劳动的农作传统。

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赶着收割,趁着好天气一鼓而下,抢收抢种,而稍微延迟或遇到天时不好光风暴雨,那歉收减产是必然的,因此才有“西家割迟麦烂死,妇姑对泣空酸辛”的悲伤和哀痛,指望一年的收成泡汤,谁看在眼里不是痛在心间。农业和农民的高风险高强度和低回报造成了很多农民生存状况的恶劣,丰年谷贱伤农,灾年卖儿鬻女,最苦最累的依然还是农民。

在一个天未亮的早晨,一位唐代非著名诗人看见农民牵牛扶犁,趁着下雨雨水充足抢农时,在田地里辛勤的耕作犁填,见此情此景诗人写下一首描写农民劳动的诗篇。 《田上》 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是一首描写农耕时节百姓起早贪黑在农田里劳作的诗篇。语言浅显易懂,却意味深长,整首诗充满了对百姓勤劳和辛苦的赞许和称道,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的意思是,哗啦哗啦的大雨下个不停,地势高的水田里积满了雨水,因为水田中积蓄了很多的雨水,呈现出一片白茫茫闪闪发光。农民为了抢耕抢种农时,不惜很早就去农田,不顾外面下仍然还下着雨。因为雨下得很大,所以农民们半夜里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赶着耕牛去田间地头,摸着黑开始了新一天的耕作。

后面两句写耕作的景象,水田里田埂上到处都留下了农民辛苦的足迹。在田里来回的驱赶着牛,拉到爬犁耕田。来来回回耕了一遍又一遍,将田地收拾的平整。人已经很疲惫了,牛也累了,都无精打采,都需要休息休息。而此时,看了东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天地之间只是有一丝隐隐约约的光亮,仍然一片混沌,说明了农民起来的很早。

全诗简洁明了,画面真实,节奏连贯,突出农民真实生活场景。虽然历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策略,但农民的地位和待遇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休养生息过后必然是苛捐杂税和无尽盘剥,可以说农民都是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受到压榨和剥削,“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农民不易,农业很难,因此才有“务农难,恨无命当个官”的感慨和悲叹。

相关文章

  • 崔道融一首描写农耕时节的诗,反映农民的辛劳,体味粒粒皆辛苦

    中国自古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依靠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老天庇护才能吃上饱饭,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在生产力极其...

  • 2022/12/29《隋唐五代》|寻梅

    现在应是梅花映雪的时节,在这个季节不能没有关于梅花的诗,下面分享几首关于梅花的唐诗。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

  • 古诗里的劳动节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描写农人在田间劳作的景象,这里的田指的...

  •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田上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

  • 最美的中文字

    我最近新学了一首诗 西施滩 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作者在这首诗中借咏怀古...

  • 回忆下崔道融的梅花诗

    最近读到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诗,是唐代崔道融写的: 《梅》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

  • 十五国风||周南|葛覃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诗中采葛、制衣、洗澣、归宁等描写,反映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个方面。 诗共三章,...

  • 爱粮 惜粮 让生活更美好 孙馨 六(二)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背起这首古诗,我就会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劳与汗水。 ...

  • 七律:俄而狂沙遮望眼,不畏风雨战八方

    很久很久,我就想写一首弘扬正能量的赞美诗。这本因为我就在一线,亲身体味过辛劳,一闭眼,我就能浮动寒来暑往的...

  • 诗和❤️

    并不是你的每一种心境都有一首诗应和。比如这盛夏的时节,让人愈发地体味到绿荫中的宁静,有没有一首诗,能写出那种茂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崔道融一首描写农耕时节的诗,反映农民的辛劳,体味粒粒皆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wr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