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虎患狼患成灾。
住在不到一公里长的街上。 靠山有一块空坪,供销社食堂建在山脚的坎下。
某日,一个吊晴白额呲牙咧嘴的大虎,在食堂后的坎上坐立良久。把诸多小心肝吓得突突直跳,躲入家中关紧房门而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大人们也无了平时的高谈阔论,怯怯的不敢迈动一下脚步。更无操起大棒、提起铜锣去放声吆喝尽驱赶之能事了。老虎见无人理它,索然无味,悄没声地走了,可余威却在,好些日子让我们不敢穿越这块空坪。
听说乡下孩子上学,必七个八个等齐了。每人手里拿着梭标、木棒壮胆。上学路上,倒也没发生过袭人事件。不过山里单门独户那种,总有吃人的野兽光顾。叼走小孩不是稀奇。
记得某天傍晚,好多小伙伴捉萤火虫,正热闹得起劲,忽听一声尖叫,一邹姓小女孩被大虫叼走了。幸好街上人多,听到叫喊,齐刷刷地赶了出来救人。木棒互击之声震耳,鼎盖敲打加上吆喝,阵势汹涌且而澎湃。老虎见势不妙,自知不敌,弃了小孩自个逃之夭夭。这小女孩脸上却留下了终生的撕咬痕迹,破了相的。但终竟活命了下来。
往后读水浒,晓得武松力大,且仗了酒劲。打得老虎,在井阳景上三拳两腿便把一只猎户们久狩不获的虎灭了。读时,对武松好生敬佩。却怯怯的不敢去学。那虎的历害,算是亲身领教过的。如果让我等去打虎,哪怕有武松那般本事,也能喝下十八碗酒助兴,面对那虎,却不免心里发怵。虽然武松闪躲腾挪,避开了虎的三招,得势按住那虎,手脚并用,终将那虎打得口眼出血,最后乌呼哀哉。却还是难以让人相信。那虎天生顶了个“王”字。不是妄得虚名。论腾挪功夫,百兽中唯虎为甚!狮子历害,却靠群攻。这虎可是单打独斗,处处占了上风的。加之那体重,即使你有千斤雄力,也会不堪一击。所以,轮到要我等上阵,还是不去为好。
后来有人打死老虎,我们去看,却是连那死虎嘴上的须毛都不敢摸的。
早先那阵,虎狼成群。祸害极大。政府也没把老虎列为保护动物。胆大者持火铳设伏,再凶再猛的虎敌不过火药的威力,横死在小小弹丸之下的不在少数。在供销社的门面里,就见到过几次死虎。也买了虎肉来尝。
虎肉,有点酸味,可能是觉得吃过人的动物,肉味减价了几分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