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是《水浒传》里面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其流传之广泛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这武松打虎的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隐情。客官若有兴趣,请听我细细讲来。
话说这好汉武松路过阳谷县地面,途中经过一个酒家。酒家外面有一根旗杆,杆子上有一面旗子,上曰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武松叫了好酒好肉,吃了个痛快。那号称“三碗不过冈”的好酒,武松愣是一口气喝了十八碗。店家说前方景阳冈上有猛虎,客官孤身一人过不得,武松凭着一身铁胆,浑然不把店家的话放在眼里,径自上了景阳冈。
这武松虽然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英雄好汉,可是听说有猛虎,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发慌,再弱的老虎也凶残过狼啊。再加上酒劲儿慢慢地上来了,武松只觉得脚底下轻飘飘的,身体都有些不听使唤了。可是,既然已经夸下海口了,又岂能退缩呢?如果半道上退回去,那岂不是要被店家笑掉大牙?我武松的鼎鼎大名可就毁于一旦了啊!不行,不能回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过了一阵,酒力发作,武松躺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就在那一刹那间,阴风四起,一只猛虎扑了出来。武松大惊,浑身发抖,抡起哨棒准备反抗,心里想着:“今日吾命休矣!” 万万没想到,这猛虎围着武松转了三圈之后,合上了血盆大口,然后在武松的对面卧了下来,好像并没有吃他的意思。武松愕然,这时老虎竟然开口说话了。
老虎:“这位好汉,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到景阳冈所为何事?”
武松:“在下武松,清河县人氏。并无事由,只是路过而已。”
老虎:“哦,既然如此,抡起哨棒做甚?”
武松:“你要吃我,我一个大活人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老虎笑了笑:“你如何断定我一定会吃掉你呢?”
武松大惑不解:“虎兄此言何意?武松愚钝,不太明白,还望虎兄明示。”
老虎:“我的意思是,我不一定非得吃掉你。我其实不缺你这一顿食物,就算吃了你也未必就能吃饱。”
武松:“虎兄有话,但说无妨,不必似这般绕弯子。武松愿洗耳恭听。”
老虎:“好,果然是爽快人。那我就直说了吧。我在这景阳冈占山为王,吃的好睡得好,衣食无忧,还有其他动物给我按期进贡,日子过得神仙一般。可是官府总觉得我是他们的心头大患,一心想要除掉我。这不,最近官府就在四处招募乡勇,重金悬赏我的项上虎头啊。其实这又是何苦呢?我和官府素无来往,可以说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两家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岂不是很好吗?至于你武松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你武艺高强,爱憎分明,铁骨铮铮,爱打抱不平,在民间口碑甚佳。官府想必也想借助你的力量来除掉我吧?”
武松:“并无此事。我上景阳冈之前听店家说山上有猛虎一只,为祸四方。上了冈,看见官府发的榜文,我也才确信此事并非虚传,而事先并不曾与官府通气。”
老虎:“原来如此,真是天助我也!”
武松:“虎兄此话怎讲?”
老虎:“你初上冈时,我尚不知你是敌是友。方才听说你不曾为官府效力,我才知此乃天意也!上苍悲天悯人,不忍绝我之命,特派一员神将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武松:“神将?何来神将?”
老虎:“我口中所言之神将,正是阁下你啊!我虽说在此地占山为王,可是毕竟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很多时候也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如果你能留下来帮我打理山中事宜,替我分忧,我想日后的生活一定会快活不少。当然,你若与我效力,我自然不会亏待你的,你可以稳坐这景阳冈上的第二把交椅。放眼望去,这山野湖泊、鸟兽虫鱼可任你消遣啊。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武松长舒一口气:“卖了这么多关子,原来虎兄是想拉拢我入伙啊!武松心里真是受宠若惊啊!”
老虎:“阁下可否愿意屈尊于此?”
武松仰天大笑:“想我武松一世光明磊落,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那官府也不曾放在眼中。今日,虎兄你要拉我落草为寇,听来似乎好事一场,细想却是荒唐至极!我若遂了你意,日后江湖中人谈起我武松,定会骂我是个没骨气的东西;老百姓他日再提起我,也会骂我是个没用的孬种啊!你口口声声说不想吃我,可你这伎俩比吃了我还要可恨啊!我劝你还是不要白日做梦了吧!”
老虎面色不快:“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再强留你了。你速速离去,莫要在此生事。如此还自罢了,否则我定不轻饶你!”
武松:“古往今来,请神容易送神难。你觉得我能就这样离开吗?我若是就这样认了怂下了山,山下的百姓问起我过冈的经过,我该如何回答?说没有老虎,没人会信;说把老虎打死了,尸首何在?更何况我上山之前,曾向店家夸下海口,若有猛虎,便要将它打死,为民除害。我武松可不能出尔反尔,失信于人啊!”
老虎听罢此言,凶相毕露,张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地朝着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抡起手中的哨棒奋力迎敌……(此处省略一千字,详情请参阅施耐庵著《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武松终于把这条异常凶残的吊睛白额大虫活活打死了。从此以后,武松打虎的故事便闻名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