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价而沽。
科举制度以来,“学而优则仕”(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多少人希望“一考咸鱼翻身”“鲤鱼跃龙门”。
时至今日,上个“好学校”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实现“好前程”的思维模式仍然盘踞着一些家长的思想阵地。
这实质是一种“打工思维模式”。甚至是一种“懒惰思维”。
在农业时代,非农就业岗位不足、人口流动性差,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日晒雨淋”“刀耕火种”,人们对于“低效率”的分散、老旧农业劳作方式的厌倦和对于新生的“打钟吃饭,签字纳钱”“一日三餐”“高效率”的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的羡慕,“非农打工”“跳出农门”备受青睐。“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择优录用”按“考分从高到低排序”,以致衍生出“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押题”“刷题”“题海战术”不一而足,“应试工具”“考试机器”应运而生,“高分低能”现象层出不穷。
如果,不选择“打工模式”呢?
那就不必“将自己卖出”,也不必“在乎标价”了。
人人都“为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有可能吗?
答案是:不现实,也不必要。手工业时代都不是人人当老板。
“受雇佣”“打工”“出卖劳动力/知识/技能”遵从“等价交换”原则,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既然“打工仔/工人”“付出的劳动”大于“所得的薪酬”,为什么不乐意“为自己打工”呢?
没钱?没资金?没技术?合伙,众筹,争取“风投”……
哪里至于在“高考订终生”这一颗树上吊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