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一门交流的工具,如果能认知文字却不能交流,那就和哑巴学英语没区别。”
1
有些问题从我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就被问到过很多次,比如“你是怎么学英语的,口语这么好?”。这句话往往体现的不是被问的人有多厉害,而是问这个问题的人有多么的心怀侥幸。
为什么是“心怀侥幸”?
平心而论,应该所有人都知道,学英语要背单词学音标,要听听力读句子。但人们却总习惯在看到比自己厉害的人的时候,上前问一句:“你这么厉害,是怎么学的?”,因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心里是认为学英语有捷径的,只不过是自己还没发现。然而残酷的事实是,学英语没有捷径,最多只有技巧。捷径的意思是成功的路可以短一点,而技巧的意思是成功的路可以稍微好走一点。比你厉害的人不一定比你做的少,但他可能通过学习技巧或者特殊方法降低了自己学习的无趣度,在你艰难的读了10遍的时候他开心的读了100遍,所以他自然比你厉害,而且还没你看起来痛苦。
中国有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英语专业,然而四年的专业学习,真的就能培养出翻译来吗?就可以出口成“章”吗?实际上,在每一批毕业生里,可能将近80%会直接转行,剩下不到10%的人在从事专业英语工作。在这里所谓的专业英语工作指的是口译、国际导游和其他工作语言为英语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外贸跟单员和翻译文案等专门负责简单收发英语邮件和很久一次的短句翻译。
造成这个现象的,除了人们不同的意愿之外,就是中国人对自己说英语的不自信。
2
中国的教育历来都是培养哑巴英语,大学四年“成绩优秀”,从不挂科,结果毕业之后连读个“Everything”都读不准确的,比比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先和大家讲一个人的故事。
就叫他小A吧,小A是个品行兼优的学生,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翘课,严格参加所有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英语角。平时上课老师提问他会主动回答,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是同学们口中的学霸。当大家一起去广场大声朗读英语时,他也会时不时参与进去一起读,但他有个习惯,就是读英语的时候总喜欢躲在昏黄的树荫下,理由是敞亮的路灯紧挨着路边,他觉得在路边对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读书是一件很让人害羞的事。他读书的声音很小,因为他担心会吵到别人。而到了英语角的时候也一样,他特别的礼貌,从来不抢着和外教交流英语,他最喜欢静静的坐在旁边听别人和外教的交谈,他觉得这样也很有意思。
时光如梭,四年学业顺利完成。毕业的时候,他和大多优秀的学生一样,带着八级证书和简历去找工作。用人单位是一家跨国集团,从事冶炼行业,需要一个人和外国专家邮件联系并翻译。经过筛选,公司对他的简历很满意,于是通知他来面试。面试他的是一个中国人,职位是人力总监。前面的面试一切顺利,小A觉得应该问题不大,可就在他这样认为的时候,对方突然话锋一转,直接用很标准的美式英语和他问候,并问他口语水平怎么样,想对他进行一个口语测试。他有点措手不及,心想不是主要负责邮件翻译吗,怎么要口试。缺乏实际口语锻炼的他强行憋出了一句I’m fine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额头上瞬时一圈虚汗。经过几轮很“勉强的”对话之后,面试在人力总监的黑脸中结束了。而面试结果,可想而知。
小A的例子并不是唯一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听说和读写严重偏科。要知道口语说不好一般不会挂科,因为大多数学科不要求动嘴,但你要是语法和阅读理解不好的话,就很有可能挂科。
这就是中国式英语教育。
3
而我个人就一直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学习,不喜欢死板的遵循填鸭式教育,天天和老外混在一起,玩在一起。大家都觉得我太贪玩,太不专注于课堂学习。但最后反而我在口语表达上较其他人更胜一筹。
综合来说,我觉得真正学好英语口语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重考试更要重实用,提炼很重要
所有你教材上的内容,都可以是你的口语练习材料,只要教材配有录音。但教科书上的都是死知识,甚至过时的知识,怎么办?比如老外早就不用How do you do(你过得怎么样)这样的句子了,而课堂上的老师还在考察这句话的具体用法。
当然考试也很重要,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连续复习三周什么考试都不是问题,只要不挂科就是万岁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你跳出教材固定思维的圈子,避开那些冷门和不实用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提炼出日常对话最有用的知识点。然后在实际的外国人英语交流中,你就会发现这些灵活知识不但能帮助你表达,还能省去你大量用来学习“无用知识”的时间。
二、无听力,不口语
不管是谁学英语,都会被自己的母语影响,从而衍生出“中式英语”、“泰式英语”和“新加坡式英语”等等。为了避免口音,避免学错之后来改正的痛苦过程,保证最开始就去听正确的发音尤其重要。而且这个“听”不是说早上听10分钟就行,要随时都把耳机塞在耳朵里,走路听,排队听,午睡前晚睡前听,就连上厕所也听,最好再跟着大声读。想象力丰富的还可以把听力想象成国外的人在对话,这些人不会说中文,所以不得不成天的听他们说英文,听不懂你就out了。
三、发音好,啥都好
有的人是属于“学术型”的人,这类人的性格执拗往往体现在发音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老师教我们读的一个发音,在外国人嘴里吐出来可能就不是这个味儿了。比如音标里的短i音,我们学的时候都知道读i,可是在单词fish里,怎么听都是fesh,这时候学术型的人就会去纠结了,这到底该是i还是e,最后越来越发现,怎么又像i又像e,然后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怎么发音或者发音规则是什么并不重要,当你搞不清楚原因的时候,只要知道老外是怎么发的,你学习他,模仿他,能和他发的一模一样,他也能完全听懂你在说什么,那就够了。什么语法啊、音标啊、句子结构什么的,能学就学,能用就用,要不然只要对方能听懂,也便无须多言。要记住,如果服务于语言学习的元素最后变成了阻碍语言表达的障碍,那就不纠也罢。
四、抛开“面子”,不要脸精神
在中国学校生活中不一定能见到很多外国人,尤其是很多四线、五线城市的大学,“老外”是稀有动物。一旦遇到老外,你一定要缠着他,对他好,请他吃饭,帮助他,不要脸的死缠着他还让他很乐意和你交流,因为在大量的对话练习之后,不但能实战演习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他的发音对你来说也是潜移默化的听力练习,最后口语练好了,还能获得一个国外友人,双管齐下,多好的事。有人说,我总是找不到话题怎么办?那你就聊对方感兴趣的呗,比如和美国人聊基督教,他们能连续的给你科普三个小时什么是上帝什么是耶稣基督,因为他们是资深基督教徒,他们会觉得你问他这个问题表示你对他们宗教的尊重。同理,如果对方喜欢酒吧你就聊青岛啤酒,对方喜欢网购你就给他聊淘宝,对方喜欢音乐你就给他介绍周杰伦。
五、见机就用,越用越活
很多人觉得,人在中国,见不到老外,就没法使用英语,没法使用英语,那就练不好口语。这个借口编的太好,Bravo!我给100分。作为懒惰不愿费力练习的人最喜欢这么说。记住有一条原则就是,没有英语环境,那我们就制造一个英语环境,找不到对象练英语,那我们就制造几个对象。怎么制造对象?只要是英语系的同学老师,只要是懂英语的朋友,你就跟他飚英语。一般最开始这样做对方肯定会说你在装逼打洋腔,不爱国,好好的中文不说要说英语。别管他,假装没听到,用英语赞他、说他,毁他、怼他,逼得他不得不用英语回你,那你就赢了。久而久之,大家见到你就会忍不住和你说英语,还会给你取个外号“英语达人”或者“英语疯人”,具体是哪个外号就看你的造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