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难,难在互相为难。之前曾经听过一句话:“别人成功时多泼点冷水,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别人落难时,别落井下石,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为人处世,一直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而在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让别人为难。
人生的路上,多个敌人远不如多个朋友,不让别人为难,也就是变相的为自己找寻了一份方便。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路不同。只要我们时刻记着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结好缘,那么,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01
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很多人都称这个世界,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但其实,总将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本身就没有与人为善。
俗话说:“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给别人希望,也就是给自己希望;给别人留退路,也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一个乡下人进城经商,在一条街上开了家店铺。
刚来不久,他就发现这条街不仅生意不好,而且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乡下人觉得奇怪,就向相邻的商家请教。
相邻的商家告诉他,路不好走,经过的人或车辆就会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增加商机。
乡下人对这种逻辑很不以为然,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坚决搬走路上的砖石,并找人将路面修平。从此,这条街人车畅流,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
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通畅了,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了,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乡下人答道:路不好,人们多绕道而行,经过的人少了,商机又怎能多?
社会从来都不是空荡荡的,你也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你与人方便的时候,你的素养、你的谦让、你的教养就在你的行为中体现了出来。
当你不让别人为难时,“蝴蝶效应”就已经产生,虽然我们在与人方便时,并没有以与己方便为目的,但上天是公平的,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没修养的人,整天麻烦别人,不给人方便,就怕别人占他便宜,但一个修养到位的人,懂得与人方便,更加具有同理心,自然更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与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c03e2b4c1fb9b37f.png)
02
与人为难,只会远了人心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求得就是一份舒服。每个人为了生活就已经拼尽力全力,如果还要在一段又一段的友谊中提防着“朋友”的戳穿,那这样的生活真的是难上加难。
俗话说:“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你要求帮助的筹码,恰恰相反,没有不值得的牺牲和付出的关系才更牢靠。
之前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公交车站等车。因为是晚高峰,等车的人很多。这时一个中年男人从队尾跑过来,跟前面一个女孩攀谈起来。
我听了两句,他们是很久没见面的朋友。中年男人越说越起劲,身体也开始渐渐往队伍里站。这时,队伍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别插队啊。”被人拆穿的中年男人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就开始气势汹汹地和另一个人争辩起来,一边说着一边把女孩拉到他的身旁厉声问:“你说,让不让我站在你前面。”女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连我这个旁观者,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最终,这场闹剧在协管员的劝解下结束。
我估计,这段友谊保不住了。建筑工人都知道,在建房子的时候,要在需要的地方恰到好处地留一点空间,从而避免出现拉裂或者挤压变形,以不太完美的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
不论是什么样的关系,有分寸感都是底线。这份分寸感指的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刚指的是,在交往时言行举止的“度”。对世人都温柔,并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善良之外,更要有推己及人的“共情”能力,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把咄咄逼人当做真性情,你的“直”恰恰暴露了你没教养的丑陋。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823c6a212521214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