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特别怕黑,每到夜晚都感觉有什么东西藏在暗处窥视我。长大后,我渐渐明白,那其实是我内心深处的“内在小孩”,在向我呼唤,想要得到关注和抚慰。
咱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这样一个“小孩”,它是我们童年记忆的缩影,带着那些未被满足的渴望和伤痛。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安娜,她外表看起来坚强独立,但私下里却告诉我,她其实特别害怕孤独,总是渴望被人爱着、宠着。她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她,她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渐渐地就变得不擅长表达情感,也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的爱。这种经历让她的“内在小孩”一直渴望得到爱,却又害怕受伤,于是她就在这种矛盾中反复挣扎。
像安娜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特别敏感,或者对某些行为特别反感,这背后往往都隐藏着童年时期的某种经历。这些经历可能让我们在成年后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让我们对生活失去控制,陷入各种不良习惯中。
治愈这些童年的伤痛,其实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愿意去面对它,去拥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就像阿德勒说的那样:“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回到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去客观地看待曾经的经历,然后学会与那个“内在小孩”和解。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治愈自己的童年伤痛。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拥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我们就能够走出阴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呀,朋友们,不妨试试去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看看它需要什么,然后给它一个温暖的拥抱吧!相信我,这将会是你人生中最值得的投资之一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