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9 读书打卡
《有子之言似夫子》——《礼记》
有子问曾子是否在孔子那里,听到关于失去官职方面的见解。曾子回答说:“曾听见孔子说,‘希望丢官之后迅速贫穷,希望死了之后迅速腐烂。’”
但有子认为这并不像是孔子说的话。如果是,应该也是有其他原因的。
曾子把这件事告诉子游,子游认为有子的观点很像孔子。并告诉曾子,孔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确实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因为宋国的桓司马,花了三年时间还没打造好自己的石棺,孔子便叫他早早腐烂才好;一个是因为南宫敬叔复职回国,一定会带上宝物献给国王,所以孔子才针对敬叔说了那句,希望他丢官之后快快贫穷。
曾子把子游的话告诉有子,并问有子为什么这么笃定地认为那些话不是孔子说的。有子答:“先生制定的礼法规定:棺材厚四寸,椁厚五寸。这就是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的证明;又因为过去,先生在鲁国失去司寇的官职时,在前往楚国前,先让子夏去打探,又让冉有去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依据这个事实,我认为先生也不会希望失去官职的人迅速贫穷。”
司寇:中国古代主管刑狱的官名。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时,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有司寇之官。司寇的职责是追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宋、鲁的司寇又分为大司寇和少司寇,至秦汉遂以廷尉为九卿之一而废司寇之名。后世除北周外,均不设此官,但习惯上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刑部侍郎则称为少司寇。
感想:
有些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若不假思索,擅自引用,拿别人的思想来装饰自己的思想,却连人家为什么这么说的原因都不知道,是很愚蠢的行为。要多问为什么,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解。断章取义,然后迷惑一群不明真相的人奉为圭臬,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