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同在深圳的姐姐吃了一顿饭,两人全程都在尬聊。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冷场氛围的人,除了关系亲密的朋友,我不会显得拘谨的同时也不会刻意找话题,可能是因为关系好的朋友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吧。
这个姐姐虽然具有血缘亲,在某些性格上也存在相似点,比如敏感多虑,但是我们看到问题的角度确截然不同,做事的风格几乎相反。她很擅长规划长远的事情,而且喜欢用结果来衡量利弊,以致于她总在为将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同时,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烦恼的事情,她必须要找出源头,然后想办法尽快去解决它。
而我则更喜欢追求过程的快乐,不太注重结果。另外,我遇到棘手的事情会先衡量难易程度,但是大部分时候都会让时间去解决,显得比较被动。因为在我的观念里,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能找得到根源去对症下药,有时就只能等一等,或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慢慢解决。
这两种性格导致我们常常话不投机,而且总是感觉她在误会我的意思,真的觉得还不如不交流看法。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难受的点,那就是我们两人都挺有主见的,有些时候会暗地里较劲想要去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或者嘴上表示认同,心里其实没有当回事。
比如,我在那天谈到有考虑一年后跟男朋友回老家发展,她马上表达了看法:一年后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回去老家就会过上安逸的生活,如果手头的蓄积不够充足,万一遇到什么事情可能扛不住的吧?
我回应:“等真的发生了自然就会有办法的,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积蓄,过得也还好。”
然后她马上来一句:“那是你们现在还没有遇到深大风浪,一旦遇到大的困境就来不及了。”
“……”我一时语噻,低头默默吃饭。心里波澜起伏,特别想怼回去,但顾及到俩人的性格,我还是更希望饭局能够愉快结束的。
我承认,保持长远的顾虑和规划对未来的生活是一种保障,但也不能过于担忧没有发生的事情吧,这样活着得多么焦虑和痛苦。另外,我笃信人有多大能耐就享多大福气,有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和代价去争取。
当然,我的过于被动同样不是一个好的生活态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几句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之所以无法去考虑更长远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目前正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中,我需要调理好身体,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重新出发啊,这让我没有过多能量去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
通过这次尴尬的饭局,我重新反观了俩人的性格,其实与我们本身成长的经历和思维模式是有直接关系的。姐姐因为被领养的关系,让她一直没有安全感,所以她会很容易焦虑,担忧将来没有保障。而我则是因为以前急于证明自己遇到很多挫败的事情,所以知道有些事情不是着急和焦虑就能解决的,还不如放慢脚步,去享受过程,然后在时间的流淌中一点点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