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11写作Ⅰ有礼群
《活着》中的生存与死亡

《活着》中的生存与死亡

作者: 佚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4:23 被阅读3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以草木之枯荣,春秋之更替,老少之更迭,明月之圆缺等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中来体悟生命的可贵,天地浩渺,人生短促,生命有限和时空无限的矛盾使生命意识的轮廓更加清晰,促使我们对生命的珍视。余华的《活着》中苟延残喘在“死亡”中的生命同样值得被珍视和尊重。

    (一)纯粹的“活着”

    余华90年代的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他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待风雨飘摇的人世,在深沉的苦难之书中,寻找着生存的出路,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生命本体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就是对生存的渴望,生命意识开始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们似乎意识到,苦难之所以可怕,终究是我们自身力量太小,弱小得如草芥,生命能毫无征兆的消失在抽血,生产中,甚至多吃的豆子也会毙命。正是这样强烈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活着”就是人生命的一种本能需求,它与金钱、地位、抱负等欲望都没关系。因此,这种纯粹的“活着”就是作者为揭示苦难找到一种特殊的呈现方式。或者说,纯粹的“活着”这种生命意识也是作者传达出的对生命现象的独特体验、领悟与理解。《活着》是一部充满泪水的人性生存之书,作品中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死亡中,苦痛包围着福贵,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他面对这一切,用坚定地眼神,数着生命里的一桩桩苦难,对死亡泰然处之,对生命倍加珍惜。这种正视生活,正视苦难,尊重生命的乐观态度也锤炼了福贵内心坚韧的精神品格。

    (二)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曾对人肉体的存在作出阐释,他认为人最本真的存在是“日日向死的存在。”[2]人一出生就注定是走向死亡,年轻时生命是顺着时间走,到了老年,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容易对死亡产生恐慌。这对于即将被处以死刑的人来说最明显不过,那些生命被迫终结的人,或许仍存有良善之心,在临刑前一天夜晚是他们最绝望的时候,因为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是他们生命的终结。死亡倒计时中的人对生命的留恋是热烈的,福贵如此,我们亦如此。

    俗话说“生死由天”,命运是不可掌控的,福贵在经历亲人的一系列生死之后,和一头老牛相依为伴,在干活时还不忘念叨亲人们的名字,生命在面对消亡时,展现了对往昔的无限依恋。他对亲人的思念并没有使他颓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走向更深的苦难,而是从苦难中超脱出来,让灵魂升华到平静、自足的境界,他以自己的韧性,乐观的精神承受并超越苦难。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指引着他坚强的活下去。当不可控的命运和无尽的苦难向人的个体生命施加强大的压力时,个体生命也会因对生命本身的珍重和留恋而强烈反抗,一方迫使生命向死亡推进而另一方又竭力远离死亡。这不可遏止的对死亡的靠拢和竭尽全力的对死亡的逃离之间形成了无比巨大的张力,由此而进发出的来自生命的能量就显得崇高而伟大。

    福贵在面对死亡时不屈不挠的态度激励他活下去,因为活着,才有希望,他对生活的希望从来没有消损过。正如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无论生处困厄或是显达,人都不应该逃避世界,积极进取、向死而生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中的生存与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js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