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第二个无法拥抱的父亲节。
依旧无法释怀的心痛。告别依稀如昨。枯坐许久,重读了告别仪式上写的悼词,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吧。
各位朋友亲人们,我是王永隆先生的大女儿,我代表全家感谢大家从各方辛苦赶来与我父亲做最后的告别。我父亲出生于 1935年4月18日 ,因病于2019年2月18日下午四点二十分离世,享年85岁。非常感恩在场的每一个人,因为不同的时期和机缘大家都曾在我爸爸的生命中有过不同的交集。
虽然是告别仪式,我们不想把气氛弄得太过悲伤凝重,所以在现场循环播放的是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和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曲《the rain 》,因为我爸爸生前就是一个特别乐观豁达,智慧通透的人。他是一位勇士,他拥有在任何境遇下保持遇到问题积极应对的黄牛精神和坦然接受世事沧桑的超然姿态;他与人为善,内敛大爱,一直到生命的最后,还在为他人着想;他终生学习,永远保持一颗开放和好奇的心,紧跟世界变化的节奏,玩转淘宝微信支付宝;他带着母亲游遍祖国山山水水,还自豪地称自己是“八零后”。所以,我们觉得,他的一生是丰盈无憾的。虽然他的离去,我们也痛彻心扉,但我们相信,今天的告别,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启程。
我爸爸196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一直从事种子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曾被评为农业部先进个人。作为六十年时代的高级农艺师,经历的是国家最困难时期的农业工作,顶着风,冒着雨,赤着脚,跑田头搞实验,所以在田间地头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有些甚至成了终生的好友。爸爸终身与人为善,与朋友同事相处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所以也赢得了众多的尊敬和赞扬。爸爸很少在我们面前说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甚至在他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的回忆录中,也只是写了短短的两页纸,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文如其人,我们字里行间看到的 ,都是他对待事业的踏实,严谨和努力。
爸爸是内敛深沉,不善表达的人,他对人的关怀和爱都体现在了他默默无声的行动上。生活中,他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丈夫,和母亲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人间的风风雨雨。那个时代的爱,似乎也不太会表现在语言上, 尽管一辈子可能他都不曾对母亲说过“我爱你”,但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现出对我母亲宽厚的包容和深深的爱意。引用七十年代大杂院一同居住的邻居老外婆的话说:王永隆啊,是世界上良心第一好,第一聪明,第一勤劳的人。他陪着曾经体弱多病的妈妈走过了多少的沟沟坎坎,妈妈曾几度在死亡边缘徘徊,母亲也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亲情和爱情,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让人欣慰的是,在退休后的几十年,他们携手万水千山走遍,中国的每一个省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从三山五岳,到新疆、西藏...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相伴爬黄山,爸爸背着大包行囊,当人们向他们竖起大拇指问他们高寿时,他自豪地说,“我们是八零后!”。最近几年我们每年全家一起旅行,他也总是把我们当孩子,大包小包争着扛,全然没有需要被特殊照顾的表现。
做为她的女儿,我们深深感恩有这样的父亲,他以亲身示范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认真工作;他一生独立,无私付出,不愿为别人添麻烦,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以他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引领我们对生命有更深层的思考,给我们补上了一堂以前从未上过的生死课,让我们学会如何坦然面对生死,如何更从容更平和更感恩地放手和告别。
虽然在他患病这段时间,我们全家都努力在实践不留遗憾地告别,我们通过影音录像纪录在一起的时光,用他和最爱的外孙的对话的方式纪录他走过的人生轨迹和各种趣事。但是当离别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在为父亲没有承受太大的痛苦而宽慰的同时,也觉得还有很多很多可以一起去做的事情还没做,很多想继续探讨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探讨,或许这种永远不可能完满的感觉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生命教育。因为“无常”和“生老病死” 是这个世界的规律。这种无常,提醒着我们,所谓的天长地久其实是对每一个当下的珍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超越这平凡的肉身以及这物质的世界,因为爸爸的精神,和我们对他满满的回忆,将永远陪伴着我们前行。
最后我想和我的妹妹一起以一首改编的歌词,致敬给我们最爱的父亲:
东:
你不再为我惦记
明天的风雨
桌上的日历
没人再翻过去
宁:
你不再为我留意
旅行的归期
我的目的地,
在哪里
东:
你一路走过留痕迹
心里满是不舍的回忆
但好在我们是你
生命的延续
宁:
你一生中的事迹
尘埃已落地
当青烟散去
满眼是菩提
东:
我知道已经失去你
无法再抱紧你已是嶙峋的身体
每次想起你
永远的感恩和珍惜
宁:
我怀抱所有的回忆
和对你的感激
当怀念来临时
让我们说一句
东,宁:
我爱你
爸爸,你是一本家书,我们永远阅读。
爸爸,爱你,祝福新的旅程愉快!
网友评论